安全心理学与人的行为一般地说,发生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不外乎外因和内因两方面,外因(即物的不安全因素)包括设备情况、安全措施、保护用品、环境条件等。内因(即人的不安全因素)包括操作人员的技术熟练程度,精神状态、心理活动等。目前,对于事故的防范,人们更多地关注于对外因的讨论和分析,从而实行了许多有效的防范措施,这为减少事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我们对内因的关注和讨论还比较欠缺。事实上,由于人为因素而引起的事故要占到事故总数的 80%以上,而其中“三违”更是占 60%左右。因此,通过讨论和分析人的行为和心理,实行必要的手段或措施法律规范人的行为与心理显得非常迫切,这对于减少事故的发生是有利的,作为科学管理的一部分,也是推行 HSE 管理所必须的。许多因“三违”而发生的事故报告在实行的措施方面都免不了这样的文字:加强管理,严格考核,杜绝违章。事实上,事故发生后,在一段时间内“三违”现象确实有所减少,但过不了多久就会反弹。为杜绝“三违”现象,我们在管理上,在考核上实行了许多措施,但没有从人的行为、心理上进行讨论,这是片面的,从而造成了狠抓“三违”而“三违”却屡禁不止的怪圈。是什么造成了“三违”呢?我们有时侯常常会有这样的疑问,在同样的作业环境下,为什么有些人很少出差错而有些人却常常出差错甚至导致了事故的发生?还有,同样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下,或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会有不同的行为方式,有时侯很仔细,有时侯却比较马虎?这些,都与安全心理学息息相关。安全心理学是讨论人们在生产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进展、变化规律的科学。由于人的行为是受人的心理支配的,因此,对人的行为的讨论可以归类为心理学讨论的一个分支。本文就人的心理对人的 HSE 行为的影响进行简单的分析。一、 人的不理智行为的心理分析分析“三违”现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不清楚规章制度而违章,可以通过加强教育和培训解决,另一类是明知故犯,绝大部分“三违”属于这一类。造成人的不理智行为的心理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 侥幸心理人们产生侥幸心理的原因,一是错误的经验。假如在常常违章的情况下,事故从未发生过或很少发生,人们心理上的危险感觉就会减弱,因而产生麻痹心理,助长了违章行为的发生从而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二是受事故低概率的思想的影响。现实工作中,事故发生的总量是巨大的,但事故发生的概率却较低,据统计,约 5000次违章导致一次轻伤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