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教材内容分析: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主要内容是“一国两制”构想以及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和意义。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是中国现代史的大事。顺利回归说明中国开始强大起来,能够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是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港澳回归,为最终实现祖国的统一、实现台湾的回归提供了成功的经验,为国际社会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二、课程标准:了解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含义、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时间及意义。引导学生分析“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和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过程与方法:利用地图展示香港、澳门被殖民者侵占的过程,让学生形成直观形象,培养学生识记历史的基本能力。组织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探究讨论,养成分析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认识到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是实现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根本原因,也只有国力强大,才能最终实现台湾的回归,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以及历史意义。难点:为什么要采用“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港澳台问题。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歌曲《公元1997》教师:同学们,歌曲中,“苍海变桑田,抹不去我对你的思念,一次次呼唤你,我的一九九七年”,这是曾经企盼的呼声,这是我们多少年共同的愿望。1997年,香港回归,历史铭记这一刻,祖国洗雪百年国耻;两年之后澳门回归,中国又一次扬眉吐气。今天,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一起来学习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设计意图:以歌曲的方式,道出人民的期盼,引起学生关注一九九七年的大事,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烘托民族自豪感,激发学习兴趣。)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教师:同学们,回归,就是回家了,你知道香港澳门是怎样从祖国母亲的怀抱中被强盗夺去的?请看第一篇章:第一篇纵观历史风云,揭秘港澳沧桑教师:香港曾经沦为英国的殖民地。看大屏幕地图结合近代史回忆,英国是怎样一步步割占香港的?展示:地图香港。教师:观察地图,香港岛,让你想起了哪个条约?学生:英国通过1842年的《南京条约》割占了香港岛。新界香港岛九龙新界香港岛九龙教师:1860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北京条约》,割让九龙。1898年的《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新界、附近大小岛屿235个以及大鹏湾、深圳湾水域,为期99年。从而实现了对整个香港地区的殖民统治。教师:澳门曾经被葡萄牙所强占,葡萄牙是怎样强占澳门的?展示:地图澳门以及文字资料。学生:朗读。(设计意图:借助地图资料结合近代史知识,回顾香港澳门沦丧的历程,让学生形成直观形象,针对学生储备的知识,采用不同的方式,既了解港澳问题的由来,又注重了学生识记历史的基本能力的培养。)教师:香港澳门的沦丧说明了什么问题?假如你是当地居民,你有什么感想和希望?学生一:说明了明朝政府的腐败以及清朝政府的腐朽无能,香港的丧失更是进一步说明了落后就要挨打。学生二:渴望回归祖国。教师:香港、澳门的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辛亥革命以来历届中国政府都没有承认中英、中葡之间的这些不平等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更是从来没有承认关于香港地区澳门地区的这些不平等条约,实现祖国统一,是全国人民、包括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曝(pu)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澳门;1557年,葡萄牙通过贿赂明朝官员,取得在澳门的定居权;19世纪五六十年代,葡萄牙又先后占领氹(dang)仔岛和路环岛。(在课件上用箭头对应到地图上。)(设计意图:认识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统一是历史必然趋势。)教师:既然愿望如此强烈,为什么在建国初期不收回香港和澳门呢?结合当时的国情和国际环境想一想。学生一:因为我们国家还比较落后……学生二: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在经济上封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