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秦汉的科学技术学习目标1.认识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和医学成就,包括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九章算术》和地动仪、张仲景、华佗。2.归纳出秦汉时期我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科学技术成就,提高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3.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从中感受到我国古代科学家的聪明才智、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认识到当时我国科技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从而激发爱国主义情感。4.重点: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对世界产生的巨大影响。预习导学1.造纸术的发明发明原因人们用竹简、木牍和丝帛等材料写字。缺点:书写材料太笨重或太昂贵,不利于文字书写与知识传播发明过程西汉早期用麻做纸。缺点:不平整,书写不方便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原料: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特点:平整、轻便、造价低廉意义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重大贡献2.《九章算术》和地动仪《九章算术》成书时间东汉前期内容全书分为九章,由246个算题和解法汇编而成,内容涉及的范围几乎包括当时社会经济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意义标志着我国当时取得了很高的数学成就,并形成了较完整的数学体系地动仪发明者东汉杰出的科学家张衡作用利用地震波来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3.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合作探究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问题一:读图,议一议。图一竹简图图二蔡伦(1)图一中用来书写的材料是什么?导致书写材料发生根本变化的发明是什么?图二中的人物在东汉时是怎样改进造纸术的?图一中的书写材料是竹片;导致书写材料发生根本变化的发明是造纸术;图二中的人物蔡伦改进造纸术,采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渔网等作为原料,这种纸,原料易找、便宜、质量高。(2)竹简用来书写文字,与后来发明的纸作为书写材料有何差异?用竹简作为书写材料,笨重不易保存,体积大;记录的内容少,且阅读费时,不便查找;竹简作为书写材料成本不高、但工序复杂、不实惠。而纸作为书写材料,经济实惠,便于阅读携带,易于保存流传,书写的容量大。(3)纸的发明有何世界意义?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的巨大贡献,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问题二:汉朝是中国古代文化大发展的时期。汉朝文化辉煌灿烂,领先世界,造福后世。结合课本知识,回答相关问题。(1)如果真有时光飞船能把你带回汉朝,你最喜欢和哪位科学家或医学家交朋友。为什么?开放性题,合理即可。提示:如果你喜欢蔡伦,可说因为他刻苦钻研、大胆创新,改进了造纸术,促进了世界各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如果你喜欢华佗,可说因为他精通针灸和外科手术,创制了麻醉药剂“麻沸散”,并用于外科手术,被后世称为“外科鼻祖”。如果你喜欢张衡,可说因为他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2)议一议,汉朝文化发展繁荣的主要原因。①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②封建经济的繁荣,为文化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③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④先秦时期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丰硕成果,为汉朝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3.对本课内容仍存有的疑问,由老师引导学生共同探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