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阿基米德原理,会求出浮力的大小。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培养学生的猜想假设、实验设计能力等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有步骤进行实验的条理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器材:盛有水的水杯、两端带有绷紧程度相同的橡胶膜的玻璃圆筒、体积相同的铁块铜块、较大的铁块、食盐、小塑料袋教学过程:一、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有关系1、引导猜想:你认为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猜想: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与物体的密度有关、与物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等等。2、强调控制变量法:在研究一个物理量与另一个物理量的关系时,我们常常运用“控制变量法”,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要研究浮力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的关系,那么我们必须控制其他的实验条件相同,我们用同一个物体浸入同一种液体中,那么我们就可以研究浮力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的关系了。3、在探究结束后,总结出以上各个猜想的正误,引导学生自己得出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对照课本上的相关部分,看看自己写的和书上的表述哪个更好。4、学生自己总结出“浮力的大小与浸入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5、启发学生明白“浸入液体的体积”就是“排开液体的体积”,“浸入液体的密度”就是“排开液体的密度”,那么我们可以猜想一下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排开液体的重力有关二、阿基米德原理1、演示实验用弹簧测力计、小石块、溢水杯、小桶来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称重法)步骤:先测出小桶在空气中的重力G1;再测量出小石块在空气中的重力G2;将溢水杯的水正好接到刚好要溢出的位置,然后将小桶放在溢水杯的溢水口处;将弹簧测力计挂着的小石块浸入水中,同时它排开的水通过溢水口进入小桶,这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G3;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测出这个时候盛水的小桶的重力G3。2、分析数据,从数据中得出结论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到的重力。即:F浮=G排三、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气体和液体都是流体,因此物体在气体中也受到浮力。无论物体是漂浮、悬浮还是沉在水中,它所受的浮力都等于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氢气球脱手后会上升,是因为受到空气对它的浮力,因此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举出在生活中物体受到浮力的例子。学生举例:轮船受到浮力;热气球、飞艇受到浮力;水里的鱼受到浮力。四、浮力计算浮力计算的方法:(1)实验室测量浮力的方法可以计算浮力;(称重法)(2)浮力产生的原因可以计算浮力;(压力差法)(3)阿基米德原理可以计算浮力;(公式法)(4)物体的沉浮条件法;(F浮=G物)例子:书上的例题"橡皮泥块"。(1)F浮=F1-F2;(2)F浮=F下-F上;(3)F浮=G排;五、发展空间1、分析密度计原理:注意密度计的刻度是从上到下逐渐增大的。2、“排水量”概念的解释。六、作业根据情况布置作业。七、实践活动1、自制密度计;2、在因特网上查找有关法国物理学家查里做成的第一个氢气球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