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隋唐的科学技术学习目标1.知道隋朝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赵州桥的史实,结合图片思考赵州桥的特点,认识赵州桥在桥梁史上的地位,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2.讲述隋唐时期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及《金刚经》的历史地位,认识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3.阐述孙思邈关于卫生保健的主张,提高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知识的能力。4.重点:隋朝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赵州桥;雕版印刷术的发明。预习导学1.赵州桥(1)右图是:赵州桥。(2)设计者:隋朝著名的工匠李春。(3)位置:今河北赵县洨河上。(4)历史地位: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单孔大拱桥,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比欧洲同类桥梁的出现早了1000年。被誉为“天下之雄胜”。(5)影响:赵州桥的建成,极大地推进了我国桥梁建筑技术的发展。在现代桥梁建造中,依然应用赵州桥的设计原理和修建技术。*议一议:观察图片,请你谈谈赵州桥设计巧妙之处在哪里?①平拱式既增加了桥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又方便人畜通行,还节省了石料。②两个敞肩式小拱,增强了桥的泄洪能力,减轻了桥的自重,而且造型美观。2.雕版印刷(1)时间:出现于隋朝,唐朝中叶以后,在全国推行。(2)中心:成都、长安、洛阳等印书业中心。(3)代表:世界上现存最早有确切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后期印制的《金刚经》。(4)影响:印刷术后来传到国外,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议一议:印刷术曾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如果没有印刷术,我们的学习和文化生活将会有哪些困难?①许多人没有书读,要读书就得去抄书。②不可能阅读到报纸,不可能出现知识经济时代等。3.“药圣”孙思邈(1)生活时代:右图邮票中的人物是隋唐时期著名的医学家孙思邈。(2)主要贡献:他撰写了《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内容丰富,收集了5300多个药方,记载了800多种药物。(3)尊称:他被后世尊称为“药圣”。(4)影响:《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流传到国外,为朝鲜、日本等国医学者所研习,在国际医学界有很大的影响。想一想:我国古代除了孙思邈之外,还有哪些著名的医学家?分别取得了哪些成就?①扁鹊:战国时医学家,开创了中医学的先河。②张仲景:东汉末著名医学家,著有《伤寒杂病论》,被后人尊称为“医圣”。③华佗:东汉末医学家,研制成“麻沸散”,被誉为“神医”。合作探究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问题一赵州桥历经1300多年,至今仍巍然屹立,想一想,它的存在在今天有何价值?①交通价值:仍可起交通作用。②历史价值:可证明我国古代桥梁建筑特别是石拱桥建造技术的高超先进。③艺术价值:桥梁造型和桥上雕刻具有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④文物价值:可以提升当地的文化品位。⑤旅游价值:可作为资源发展当地的旅游事业。问题二有人说:“印章是雕版印刷的先驱。”也有人说:“石头书是雕版印刷的先驱。”哪一种说法正确?为什么?两种说法都有道理。早在战国时期,印章便开始使用了。汉朝时印章的使用已经很普遍。刻了一方印章,只要涂上印泥,可以无数次的使用,很方便。但印章一般都很小,只能刻几个字。石头书的拓片是印刷术的另一个渊源。我国古代的人们,把浸湿的薄纸贴在刻了字的石碑上,轻轻拍打。然后上墨,把纸揭下,成了黑底白字的“拓片”。隋唐时期,人们把印章和拓片技术结合起来,发明了雕版印刷术。问题三隋唐时期科技文化发达的原因有哪些?①国家强盛,经济繁荣。封建经济的高度发展,政治的相对稳定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②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隋唐政府对文化事业的重视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为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有利的氛围。③文化交流频繁。隋唐时期封建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对外交通发达,唐朝的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在中外文化互相吸收、互相促进的过程中,隋唐文化更加丰富多彩。④继承传统文化。秦汉以来我国在许多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魏晋南北朝时,我国北方民族融合和江南经济的发展,又为科学技术及文学艺术的更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隋唐文化出现了全面繁荣的局面。⑤科学家自身的素质和求真务实的创新精神。3.对本课内容仍存有的疑问,由老师引导学生共同探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