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或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熟练计算,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在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或两位数的口算过程,学会口算方法。3.情感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的世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或两位数的口算过程,学会口算的方法。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口算乘法中的相关练习,并且能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中的相关问题。3.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4.标签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师:让我们打开“记忆宝库”的大门,看一看里面到底藏着什么?(出示课件)附答案:1.复习导入出示课件5×3=10×5=8×4=20×3=3×4=40×2=师:仔细观察这两组题目,你们是怎样计算的?学生回答:左边这组都是用乘法口诀直接计算出得数的。学生回答:右边这组是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计算时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0。附答案:5×3=1510×5=508×4=3220×3=603×4=1240×2=80小结:以上的练习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知识大家有没有信心学好?(生:有)【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复习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2.探究新知教学例12.1.(1)引导学生读图,说说图中的妈妈在干什么,她卖了多少个。组织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适时地出示:3筐草莓,每筐15盒,一共有多少盒?用什么方法来求呢?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回答:15×3=(盒)(板书)【设计意图】: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激发其探索的欲望。(2)15×3怎样计算呢?你能想出几种算法?组织学生独立思考,把自己想到的算法在小组中交流、讨论。每筐15盒,2筐就是15+15=30(盒),3筐就是15+15+15=45(盒),15+15+15可以写成15×3,所以15×3=45(盒)。另一名学生汇报算法,教师板书:10×3=305×3=1530+15=45学生在汇报时,教师追问为什么这样想,要求学生进一步说清算理。(具体方法就是将两位数拆分成一个整十的数和一个一位数,分别相乘,最后想加的和就是得数。3个15就是3个十和3个5的和)(3)有人能尝试用竖式计算这个算式吗?请部分同学上台板演,集体订正。教师追问:运算的答案和口算的答案一样吗?(一样)记得验算一下检查结论是否正确。要求学生想一想1503的结果是多少。教学例2第(1)题橙子每盒6个,要求10盒有多少个。谁能告诉我算式怎么列?结果怎么求。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根据回答情况引导学生写出下列算式:6×9=5454+6=606×10=60出示例2第(1)题下面的4个算式题。提问:观察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做题并观察,然后分组交流自己的发现。引导学生观察并小结:整十的数乘一个一位数可以先将0去掉进行计算,再在计算结果上,先前去掉了几个0,就添上几个0,便得到最后结果。(3)教学例2第(2)题指导学生将例1和例2第(1)题中的方法结合起来解答下面的小题。采取以下歨骤:(1)整十的数怎么做?(去掉0,20变成了2)(2)12×2时,应该怎么做?(12分解成10和2)(3)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2×10=20,×22=4)(5)最后怎么办?(末尾去掉几个0就添生上几个0结果为240)【设计意图】:重视思维训练和思考方法的有机渗透。通过练习,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3.知识运用3.1.做一做。11×5=1×44=15×6=23×4=12×30=31×30=110×5=140×4=150×4230×4=120×30=310×30=附答案:11×5=5514×4=5615×6=9023×4=9212×30=36031×30=930110×5=550140×4=560150×4=900230×4=920120×30=3600310×30=93003.2.填一填3.3.把得数相同的算式用线连起来。3.4.解决问题。(1)3辆车最多可坐多少人?(2)80人乘坐这4辆车,能坐下吗?附答案:(1)21×3=63(人)(2)21×4=84(人)84人80人能坐下。3.5.解决问题。(1)1串糖葫芦12个山楂,穿30串这样的糖葫芦需要多少个山楂?(2)1串糖葫芦卖3元,30串能卖多少钱?附答案:(1)12×30=36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