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39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标要求]1.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2.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一、新文化运动1.背景(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进一步传播。(2)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3)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________制度。(4)袁世凯梦想复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2.兴起(1)标志:______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2)代表人物3.内容(1)提倡______与______,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4.意义(1)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2)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3)为____________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传入: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文章,在中国率先举起了社会主义旗帜。2.传播(1)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2)________为《新青年》主编《马克思研究专号》,刊登了一批介绍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的文章。(3)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出现。(4)陈独秀、毛泽东等人建立了一些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5)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问题思考】说一说观察下面两幅图,同样是祭孔,命运为什么会有天壤之别?袁世凯祭孔2010年两岸师生联合祭孔大典想一想在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曾提到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指什么?读一读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的阵营发生了分化。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胡适等人则继续传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新文化运动前期主要宣传西方思想,后期则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议一议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须知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必经一番苦痛,必冒许多危险。……这新纪元的创造,也是一样的艰难。这等艰难,是进化途中所必须经过的,不要恐怕,不要逃避的。……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1)材料中的“新纪元”“新潮流”指的是什么?(2)从政治学科角度分析说明为什么“新纪元”的创造是艰难的,这个潮流是不可抗拒的。考点一新文化运动1.(2011·海南卷,18)孙中山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此)诚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放大异彩,学潮弥漫全国”。孙中山此处所说的“觉悟者”应包括()A.陈独秀B.梁启超C.章太炎D.严复2.北京大学为什么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3.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什么?4.“民主”和“科学”在新文化运动中处于怎样的地位?陈独秀为什么要把它们引入到中国?新文化运动对它们的宣传起到了怎样的作用?5.毛泽东曾指出:“当时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是文化革命(指新文化运动)的两大旗帜。”(1)试指出什么是旧道德、旧文学?(2)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为何要举起这“两大旗帜”?(3)(2008·海南历史,19)1920年,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法令,规定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文,改用白话国语。这表明当时文学革命()A.取得了重大突破B.被全社会所认同C.推动了政治改革D.取得了彻底成功(4)有人说新文化运动太激进了,完全割裂了传统,这是应该否定的。你如何看待这种说法?(5)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重大事件。下列关于两者共同点的表述,错误的是()A.都是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B.都提倡民权和西学C.都始于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D.都抨击封建思想文化考点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2011·浙江文综,21)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见()①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②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③19世纪末马克思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