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教学学案 人教版VIP免费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教学学案 人教版_第1页
1/24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教学学案 人教版_第2页
2/24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教学学案 人教版_第3页
3/24
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学习(_xue2xi2)目标】:1、了解秦汉时期先进的科技成就——造纸术、数学、地理、医学。2、通过学习这一时期的科技成就增强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学习重点】蔡伦改进造纸术;地动仪。【学习过程】(教师寄语:相信自己,永不言败)【课堂学习】(教师寄语:精彩课堂,展现独特自我)一、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有疑问的地方作出标记并提出来。领域时期代表人物主(lingyushiqidaibiaorenwuzhu)要成就造纸西汉东汉蔡伦数学东汉天文东汉医学东汉麻沸散和五禽戏东汉张仲景二、合作探究:(教师寄语:看看你这堂课的收获)1、我的问题:-----------------------------------------------2、我们的问题:--------------------------------------------3、老师的问题:你能说出秦汉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吗?三、拓展延伸;结合前面所学知识,分析秦汉政治,经济和科技成就三者之间是何关系?四、系统总结总结学习科技成就的方法。五、巩固训练:(教师寄语:相信自己一定能顺利通过!)1、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是A、西汉麻纸B、埃及草纸C、欧洲羊皮纸D、蔡侯纸2、下列人物中被后人称为“医圣”的是A、华佗B、张仲景C、张衡D、扁鹊3、华佗的弟子照着老师传给他的方法去做,活到九十多岁,耳不聋,眼不花,牙齿完好。你知道这种方法是A、经常饮酒B、常服“麻醉散”C、常练“五禽戏”D、常吃中药4、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一部数学著作是A、《离骚》B、《诗经》C、《九章算术》D、《缀术》5、下列医学成就中,能全面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的是A、四诊法B、《伤寒杂病论》C、五禽戏D、《黄帝内经》6、在我国的四大(_zai4wo3guo2de0si4da4)发明中,最早出现的是A、火药B、印刷术C、指南针D、造纸术六当堂反思:(教师寄语:只有反思才能有所进步)通过学习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7课时昌盛的秦汉文化(二)学习目标:1、了解秦汉时期的宗教、司马迁的《史记》、秦兵马俑的有关知识。2、通过学习这一时期的成就增强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学习重点:司马迁的《史记》;秦兵马俑。学习过程:(教师寄语:相信自己,永不言败)【课堂学习】(教师寄语:精彩课堂,展现独特自我)一、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问题。1.佛教的发源地,传入时间,主要教义。2.道教的兴起时间、创始人,主要教义。3.简述《史记》的内容、地位、作者。二、合作探究:(教师寄语:看看你这堂课的收获)1、我的问题:-----------------------------------------------2、我们的问题:--------------------------------------------3、老师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请回答:①这是鲁迅先生对哪一部书的评价?该书的作者是谁?②该书记载了哪一历史时期的史实?③从创作体例上看,该书有什么贡献?④我们应该学习作者的哪些优秀品质?三、拓展延伸:简要概括秦汉取得的文化成就。四、系统总结:(教师寄语:只有不断总结才能有所提高)归纳学习科技文化的一般方法。五、巩固训练:(教师寄语:相信自己一定能顺利通过!)1、关于道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它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B、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C、它对人生采取积极态度D、创始人之一叫张陵2、要了解陈胜、吴广的历史,可查阅A、《春秋》B、《左传》C、《诗经》D、《史记》3、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A、纪传体通史B、纪传体断代史C、编年体通史D、编年体断代史4、佛教受到封建统治者积极扶植和提倡,最根本的原因是A、信佛来世可(_xinfolaishike)得到幸福B、对我国文化发展有深远影响C、一些封建贵族信奉佛教D、对封建(_duifengjian)国家统治人民有利5、下列人物生活在东汉时期的是(1)蔡伦(2)张衡(3)司马迁(4)张仲景A、(1)(2)(3)B、(1)(2)(4)C、(2)(3)(4)D、(1)(2)(4)6、《史记》是一部杰出的历史著作,因为它A、内容丰富B、开创了编写史书的新体例C、歌颂了农民领袖D、刻画了众多人物形象六、当堂反思:(教师寄语:只有反思才能...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教学学案 人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