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缔约结盟的狂潮学习目标1、看图指出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了解各组成国的地理位置,提高识图能力。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形成过程,提高文字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简述德奥同盟条约、法俄军事协定的内容,了解欧洲列强结盟的目的,培养从历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来分析问题的能力。3、了解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4、看图指出巴尔干半岛的地理位置,了解列强争夺巴尔干的原因和后果,提高识图能力和分析能力。学习重难点重点:理解两大军事集团形成所造成的严重后果.难点:认识欧洲列强结成军事同盟的目的.学法指导读图分析法、表格归纳法、联系比较法。导学过程自主空间【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独立完成下列问题:1、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大陆上最具有竞争力的大国是德法俄三国,法国和俄国都是老牌大帝国,成为后起的德国在欧洲大陆上的主要竞争对手。2、1879年,德国和奥匈帝国签订针对俄国的秘密军事同盟条约,后来意大利加入,形成了由德国控制的“三国同盟”,又称“同盟国”。3、1892年,法俄两国签订秘密军事协定,形成法俄协约,它是三国协约的雏形。后来,英国放弃“光荣孤立”政策,也加入进来,在1904年和1907年分别和法国和俄国签订了军事协约,最终形成了“三国协约”,又称“协约国”【共同探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13年美德英法的比较英德美法在工业产品上所占位次3214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1452材料二:列宁说,帝国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几个大国都想争夺霸权,即争夺领土。请回答:(1)材料一中帝国主义国家的实力与1870年前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体现了帝国主义经济发展的什么规律?阅读课文自主归纳出这些知识要点。学生动手画“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示意图。图形表格方式呈现材料,既直观又能很好地说明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把较为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2)实力后来居上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争夺霸权,导致了什么后果?导致了两大军事侵略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归纳整理】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直接原因:后起资本主义国家要求按新的实力对比瓜分世界。德意奥三国同盟核心:德三国协约英法俄核心:英【拓展练习】1、三国同盟的核心是()A.英国B.德国C.奥匈帝国D.意大利2、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说“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为自己谋求阳光下的地盘。”为了“谋求阳光下的地盘”反映德国和哪一国家矛盾最尖锐()A、美国B、意大利C、英国D、俄国3、促使英国放弃“光荣孤立”政策,加入“三国协约”的原因包括()A、盟友在战争中有极大作用B、美国和德国的实力不断增强C、欧洲和世界形势发生变化D、俄国和法国在谋求改善关系4、被称为欧洲战争一触即发的“火药桶”的是()A.巴尔干B.萨拉热窝C.亚平宁半岛D.德国5、以为核心的德.意奥三国同盟和以为中心的英.法.俄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是资本主义列强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的结果,两大军事集团的激烈争夺使地区成为欧洲的“火药桶”.世界大战迫在眉睫,一触即发.奥的问题深入浅出地说明清楚,并且学生们印象深刻。并从中得出结论。学生分组上黑板写出本课的线索结构,以此进行小结。多媒体展示,采用抢答的方式进行,学生兴趣高,参与性强,抢答积极、热烈。(教)学后反本节课的设计能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讨论互动,引导学生轻松突破难点。在讲到欧洲列强间的矛盾时,我让学生展开讨论。由于在阅读课本和利用课外知识基础上学生的思维空间被打开,课堂活跃起来。学生在讨论互动环节的表现不但令我感动,也对我有一些触动:历史教学中应该多鼓励学生将课外知识引入课堂。课外知识能促进学生课堂展示,学生由展示而获得成功,更勇于探索。缔约结盟的狂潮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