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最快的“信使”【学习目标】1.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2.知道光是电磁波,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3.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行为提示: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用双色笔将行为动词画上记号。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提示:电磁波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但它是真实存在的。提示:电磁波传播的速度与介质有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同一列电磁波,频率不变,改变的是波速和波长。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多媒体播放电影片段:《女人的抗战》——樱子乘机发电报传情报。师:影片中樱子用电报将情报传递了出去,大家知道电报是通过什么来传递信息的吗?生:电磁波。师:对!本节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电磁波的知识。自学互研生成能力自主阅读教材P53~54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呢?答:电磁波是由迅速变化的电流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电磁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吗?答: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也可以传播电磁波。3.什么是电磁波波长、频率?它们与波速存在什么关系?答:两个相邻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叫做波长,用λ表示,单位是米;1s内通过的波峰(或波谷)的次数,叫做频率,用f表示,单位赫兹(Hz);波速是指波传播的快慢,它与波长、频率的关系是c=λf。自主阅读教材P55~57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4.什么是电磁波谱?答:电磁波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人们依据它们的频率或波长,给这个“家族”编制了一个“家谱”,即电磁波谱。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两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教师选择两组在全班进行展示方案一、二,小组互相进行点评。各小组长将各知识板块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展示到小黑板上,寻求小组间合作探究,共同解决。对照学习目标思考:1.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2.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5.电磁波与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电磁波在我们生活中都有哪些应用?答:①在医学上:医生用γ射线做脑部手术,用X射线透视来判断身体某些部位是否出现异常。②在通信中:在通信领域用无线电波来传输信息,如收看电视、收听广播、接收手机信号等。③在生活中:日常用的电视机、空调等设备的遥控器都是红外线遥控,都是用电磁波来工作的。知识板块二中组内同学结合教材P55图19-5、图19-6每个同学举一个电磁波应用的实例,每组选最有代表性的实例展示。交流展示生成新知1.下列现象不能说明产生了电磁波的是(B)A.打开或关闭电灯时,附近的收音机会传来杂音B.电冰箱电路断开时,灯会突然亮一下C.打开电吹风时,附近的电视屏幕出现条纹D.电冰箱电路接通时,附近的收音机传出杂音2.(广州中考)如图所示是电磁波及其应用实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紫外线是紫色的B.电视机遥控器用γ射线遥控C.体检时胸透用的电磁波频率比无线电波低D.可见光与无线电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当堂演练达成目标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