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第十四章第二节变阻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2)能根据需要正确连接滑动变阻器.(3)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2.过程与方法(1)组织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实物,熟悉滑动变阻器的构造.能将滑动变阻器的实物、电路符号和结构示意图有机联系起来.(2)通过组织学生分组实验,熟练地使用滑动变阻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实验中学习变阻器的使用,掌握其规律,建立“实践出真知”的观念.(2)培养使用电学仪器的技能和良好习惯,在实验中逐步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教学重点难点: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原理和使用方法.会分析滑动变阻器在简单电路中引起电路中电流的变化.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一.导入新课请你们猜想一下是怎样让灯亮度发生变化的?(出示滑动变阻器),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请你们观察舞台上的灯光随着剧情的不同是如何变化的?请你们想一想有哪些方法可以让灯泡亮度发生变化?在生活中,有的灯的亮度可以改变,收音机的音量可以改变,电风扇转动速度也可以改变,同学们知道这些是靠什么器材来实现的?二.解读探究1.用铅笔芯使电路中的电流连续地变化【猜一猜】刚才电路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是靠改变电阻还是改变电压?【议一议】是改变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中的哪个因素呢?【点拨】:影响电阻大小的几个因素中,导体的材料不方便改变导体的横截面积也难以改变比较容易改变的是导体的长度,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做一做】教师要求同学们利用身边的器材完成课本图14—5实验,根据观察填写课本“想一想”中的填空.(器材:电流表、电源、开关、铅笔芯、灯泡、导线、夹子)【提示】本实验是将它们串联起来,要注意连接实物电路的注意点.明确接入电路中的导体长度和观察灯泡的亮度以及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注意】本实验结束后,只要断开开关,不拆器材,下面实验还要用,可以节约时间.【讨论交流】导体接人电路中的长度变长时,电流表示数和灯泡亮度的变化情况怎样?【归纳小结】改变流过灯泡的电流大小的方法是:改变铅笔芯接入电路的长度,从而改变了电路中的电阻,进而改变了灯泡中的电流.综合各方面考虑以后,科技人员发明了各种各样比较方便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器材,如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电位器等.我们今天着重要学习的就是利用刚才实验中的原理制成的滑动变阻器.2.学习使用滑动变阻器【讲解】教师把刚才演示实验中同学们没看到的滑动变阻器拿出来,向学生介绍各部分造.对照课本和自己面前的实物熟悉构造.重点观察电阻丝及与其相连的接线柱和滑片.根据实物画出结构示意图和电路符号.(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滑动变阻器的结构以及滑动变阻器的示意图和组件符号)【议一议】(1)滑动变阻器有四个接线柱,如果只接其中的两个接线柱,可能有几种接法?(让学生自己画出结构示意图,分别接两个接线柱.并运用分析电路的方法分析是哪部分的电阻线接在电路中)(2)滑动变阻器的铭牌上的标志“20Ω,1A”含义是什么?(20Ω表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20Ω或者说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为O—20Ω;lA表示允许通过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流为1A.)【做一做】(每个小组做两到三种接线方法,填好表格并进行讨论交流,看是否与你的理论分析一致)【提示】就是把刚才的电路的铅笔芯换成滑动变阻器,其余器材不变,观察接人电路的部分电阻,同时也要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和灯泡的亮度.看好电路的连接情况,掌握变阻器的接法为串联.请同学们做实验并把实验情况记录表格:【议一议】要想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阻,应该选哪几个接线柱?【点拨】:同学们,根据表格中的分析,我们发现同时接上面的两个接线柱或者同时接下面的两个接线柱时,移动变阻器的触头,电路中的电流并没有改变,即电路中的电阻不变.说明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如何连接呢?【归纳小结】滑动变阻器的接线原则是“一上一下”【反思】如果同时接上面或下面的两个接线柱,变阻器的阻值是多大呢?【点拨】一个是0Ω,一个是最大阻值.若只接上面的两个接线柱,就相当于接上一根导线,电阻为零;若只接下面的两个接线柱,就相当于接整个电阻线,电阻最大.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