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课型:新授课年级:九年级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为世界历史上册的最后一课,主要讲述内容为近代世界的文学、美术和音乐成就。这些成就是在近代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统治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同时又深刻影响了近代社会。二、课程标准通过贝多芬等人的成就,了解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世界近代史上文学、美术和音乐等方面的成就,重点掌握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凡·高和他的《向日葵》,贝多芬和他的《英雄交响曲》。过程与方法目标:认识到世界近代的文学艺术成就是世界近代社会生活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反映;通过对三个著名代表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的探究学习及其作品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它反映了世界近代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这些著名代表人物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善于观察社会生活,自强不息,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尊重和欣赏不同民族所创造的文化成果,从而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贝多芬和《英雄交响曲》;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梵高和《向日葵》。难点:如何评价贝多芬的音乐;如何欣赏梵高的画。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组织学生回顾前一节课学过的内容,并填写下列表格。展示:世界近代科技成就国家代表人物科技成就英国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微积分、力学三定律英国达尔文《物种起源》德国爱因斯坦相对论法国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元素----镭教师: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确立和发展,使我们感受到了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生活的现代化。今天,我们再踏进文学与艺术的殿堂,领略五彩缤纷、绚丽多彩的文学和艺术的魅力。如果说科学技术取得辉煌成果有利于培养我们的科学精神,那么文学和艺术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有助于我们追求真、善、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板书课题: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设计意图:回顾所学内容,陈述性导入,使学生快捷地进入到学习氛围之中)(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猜一猜:他出生于波恩一个音乐世家,是西方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集古典主义音乐之大成,开浪漫主义音乐之先声,他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中包括九部交响曲以及许多其他乐曲。但是,同时他还是一位双耳失聪的人。他是谁呢?学生:贝多芬一、“乐坛雄狮”――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展示:教师:你对贝多芬了解多少?哪位同学来讲一讲贝多芬的故事?学生:讲解故事(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讲解)展示:关于贝多芬学习的故事有一次,贝多芬去办点事情,回来的时候,他感到有些饿了,于是,便走进了一家饭馆,他找了一把椅子就坐了下来。这时,他正在思考创作一支钢琴曲,不知不觉中,他抬起手,用手指就在餐桌上敲了起来,就像以往弹钢琴一样。“咚咚咚,咚咚咚”,这有节奏的弹击吸引了不少人向他看来,他却毫无察觉。就餐的人走了一批又来一批,人们都在私下议论着这个奇怪的人。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他还在有节奏地敲着。这时,店老板过来想提醒提醒他,刚走到他面前,他一看店老板来了,立刻明白了这是在饭店里,于是便问老板:“请结账吧,多少钱?”店里吃饭的人哈哈大笑了起来。店老板看他还不明白人们为什么大笑,就说:“先生,您还没吃饭呢!”“这……哈哈哈哈……”他自己也大笑起来。思考:这个故事能说明什么?学生:说明贝多芬是非常勤奋的音乐家。正是因为勤奋,贝多芬才取得了这样杰出的成就。学生:贝多芬靠自己的顽强努力终于被认为是维也纳最好的钢琴家和最优秀的作曲家。(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学习贝多芬的勤奋的优良品质。)教师:尽管贝多芬在乐曲创作上表现出了不凡的才能,但他本身却连遭不幸和打击。展示: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贝多芬思考:当时贝多芬遇到了怎样的厄运?他是怎样“扼住命运的咽喉”的?学生:27岁时,他患了耳聋症,而且病情不断恶化。这对于酷爱音乐、视音乐如生命的贝多芬来说,无异于夺去自己的生命。到了中年,他的耳朵一点也听不见了。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