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导学案9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鸦片战争1.原因(1)根本原因:率先开始□工业革命的英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把侵略矛头指向幅员辽阔的中国。(2)直接原因:英国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借口□虎门销烟发动侵略战争。2.过程(1)爆发: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挑衅,战争爆发。(2)扩大: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威逼广州;清军将领海龄等抗英殉国。(3)结束:1842年8月,英军舰队驶抵南京下关江面,扬言架炮攻城。清政府屈辱求和,战争结束。3.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1)《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等。(2)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从中攫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留等特权。(3)美国、法国于1844年胁迫清政府分别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攫取了更多的侵略权益。4.影响政治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破坏,中国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这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经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思想文化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抛弃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索新知,掀起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社会转型促使古老中国被迫向近代社会转型,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1)根本原因: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2)直接原因:英法等国提出□修订条约、扩大侵略权益的要求,遭到拒绝。2.经过(1)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战争爆发。(2)1858年,英法联军进逼天津,与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3)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北京,火烧□圆明园,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3.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不平等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时间1858年1860年内容(1)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十处通商口岸(2)赔偿英法巨额白银(3)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4)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通航(1)承认《天津条约》有效(2)增开□天津为商埠(3)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4)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4.影响(1)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遭到更加严重的侵害。(2)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三、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剧变社会性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都发生变化,中国步入近代社会社会政治导致晚清政局的变化,出现□洋务派社会经济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洋务企业的兴办,有利于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阶级关系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更加尖锐;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中国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先后产生社会思想一批爱国的封建士大夫(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觉醒,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芽,产生了“□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对外关系闭关锁国的局面被打破,中外联系加强,中国被迫融入世界发展潮流中,对外关系逐步近代化社会生活西方的生活习俗、交通工具等传入中国,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化四、19世纪70~80年代的反侵略战争1.左宗棠收复新疆(1)背景: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为适应垄断资产阶级的需要,列强加紧争夺殖民地。中国成为他们争夺的主要目标,中国边疆随之出现新的危机。1865年,阿古柏率军入侵新疆,得到英国、俄国的支持,进一步扩大侵略;1871年,俄国借口安定边疆秩序,出兵强占中国的伊犁地区。(2)经过:1876年,左宗棠率军西征,收复新疆(除伊犁),粉碎了俄英利用阿古柏分裂中国的阴谋。曾纪泽在左宗棠的军事支持下,迫使沙俄签订了《改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1884年,新疆设立□行省。2.中法战争(1)背景:越南原为清朝的附属国。第二次鸦片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