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时,主要介绍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五大这一时期,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出的重要贡献,邓小平理论形成和确立的基本史实。内容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应对本课内容利用历史图片、视频等创设情境。二、课程标准认识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及其确立的基本史实: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三大上邓小平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讲话;十四大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十五大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介绍,使学生认识邓小平解决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激发学生对总设计师的敬爱之情;通过“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逐步确立为祖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难点: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教师:“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这首《春天的故事》歌唱的是一位老人,这位老人用他的智慧与汗水为整个中国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这位老人就是邓小平,邓小平是怎样引领中国走向改革开放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他为什么获得了“总设计师”的赞誉?今天就让我们领略一下这位伟大老人的风采【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带着兴趣和问题进入课堂。(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第一篇章立足国情,探索特色路展示:图片“包产到户”“个体经营”教师:你知道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与邓小平的什么决策有关吗?学生: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教师:伟大的改革开放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前进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党是如何克服这些问题,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播放视频:邓小平发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学生: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教师:所谓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否定人民民主专政;否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其实质就是:鼓吹全盘西化,走资本主义道路,这必将危害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此,《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邓小平强调“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哪四项基本原则呢?学生:必须坚持;必须坚持;必须坚持;必须坚持教师:一连用了四个必须,剑锋直指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四项基本原则成为支撑起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四根擎天之柱,成为我国的立国之本,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障。1982年,党的十二大在北京召开。展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的讲话教师:1982年,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邓小平又提出了新的思想。是什么新思想呢?学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如今,邓小平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是一条新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过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国指出了光明前景,为了更好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