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课题第十七章:第2节欧姆定律学情预设环节学生学习内容及要求学习目标解读目标学法指导结合教材和预习学案,先独立思考,遇到困难小对子之间进行帮扶,完成学习任务。定向自学1、当导体的电阻不变时,电流I、电压U的关系可以表示为:。2、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I、导体的电阻R的关系可以表示为:。结论: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可以表示为:。3、根据学过的知识,填出结果。R=R1=5ΩU=U1=U2=3V知识准备复习巩固,为下面的学习作准备在上面的基础上得出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德国物理学家在19世纪初做了大量试验归纳得出的)。4、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跟导体的电阻成。这就是著名的欧姆定律。5、公式表示:。公式中符号的意义及单位:U——R——I——※说明:欧姆定律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物理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具有同一性和同时性(欧姆定律公式中的I、U、R是针对同一段导体、同一时刻而言的。对于题目中不同的I、U、R值。应用不同的下标区别。同一电阻的I、U、R要用相同的下标)。6、应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简单问题。(1)利用欧姆定律求电流:应用公式:题:一条电阻丝的电阻是100Ω,接在220V的电压上,通过它的电流是多少?(2)利用欧姆定律求电路的电压:由公式变形的题:一个电熨斗的电阻是0.1KΩ,使用时流过的电流是2.1A,则加在电熨斗两端的电压是多少?尝试自学(不清楚、不明白的对子、小组互相帮助)解题的注意事项电压U(V)124电流I(A)0.20.61电阻R(Ω)51020电流I(A)0.60.2(3)利用欧姆定律求导体的电阻:由公式变形的题:在一个电阻的两端加的电压是20V,用电流表测得流过它的电流是1A,则这个电阻的阻值是多少?如果此电阻两端的电压为0V时,该电阻是多少?※通过以上的简单的电学题目的计算,提出以下要求:1、要画好电路图,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2、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物理公式和数值计算,答题叙述要完整。※对于公式变形的理解U=IR的理解:不能说导体两端的电压跟导体的电流成正比,因为导体两端有电压时不一定有电流通过,例如:某电路两点间断路,这两点间有电压但没有电流通过,即电压不为0V而电流为0A。※的物理意义: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跟温度有关),而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电流无关。U和I的比值仅仅反映导体电阻的大小。对同一段导体来说,由于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所以R的值是一定的;对于不同的导体,U和I的比值一般不同,所以R的值一般不同,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中的电流也等于零,这个导体的电阻却不为零,它有一个确定的值。公式变形理解检查讨论检查预习情况并作评价讨论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小组讨论)讨论在小组中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展示反馈1、展示小组在定向自学中的疑难问题、2、展示欧姆定律、公式、变形公式及单位。中考链接1、对欧姆定律公式I=U/R的理解,下面那句话是错误的:()A、对某段导体来说,导体中的电流跟他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在相同电压的条件下,不同导体中的电流跟电阻成反比;C、导体中的电流既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关也与导体的电阻有关;D、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所以导体中的电流只与导体两端电压有关,与电阻无关。2、有一个电阻两端加上6V的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0.5A,可知它的电阻为Ω,若给它加上18V的电压,导线中电流为A,导线电阻为Ω。若它两端的电压为0V,导体的电阻为Ω。3、一个定值电阻接在某段电路中,当电压为1.5V时,通过的电流为0.15A,当电压增大为原来的2倍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为原来的2倍B、电阻为原来的2倍C、电流为原来的1/2倍D、电阻为原来的1/2倍4、将2Ω和4Ω的电阻串联后接入电路,已知2Ω电阻通过的电流是0.5A,则4Ω电阻上的电压和电流分别为:()A、1V0.5AB、2V0.5AC、2V1AD、0.5V1A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两端的电压是6V,灯L1的电阻是8Ω,通过的电流是0.2A,求:(1)通过L2的电流;(2)灯L1两端的电压;(3)灯L2两端的电压和L2的电阻。反思总结1、我掌握哪些知识?2、我不明白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3、教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