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汉武帝“大一统”1.列举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归纳出汉武帝“独尊儒术”和颁布“推恩令”的作用。2.说出卫青、霍去病抗击匈奴的史实,比较西汉政府各时期对匈奴政策的不同。3.重点:汉武帝巩固统一的措施。1.王国问题的解决(1)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加强了对王国的统治。(2)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推恩令”是汉武帝听取了主父偃的建议而实行的。想一想:汉初王国问题是如何形成的?①汉初实行郡县制和分封制并存。②诸侯王权力很大: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③王国实力的发展,严重威胁到中央政权的统治。2.西汉诸侯王在王国内有哪些权力?带来什么影响?诸侯王在王国内拥有行政、财政、军事独立的权力,实际上是形成许多独立王国。诸侯王势力的发展,严重威胁中央政权的统治,景帝时出现了吴楚七国之乱。3.汉景帝为解决王国问题,先后采取了哪些措施?①按晁错建议进行削藩。②平定七国之乱。③平叛后收回王国内的行政权,诸侯王只能收取租税。4.独尊儒术(1)董仲舒发展了儒家学说,提出了维护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大一统”思想。(2)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的统治地位从此确立。(3)汉武帝为了推崇儒学,在长安兴办太学,学习儒家的五经。5.西汉与匈奴的关系(1)匈奴的崛起:秦末,匈奴崛起。冒顿单于征服大漠南北,统一蒙古草原。(2)西汉与匈奴的关系阶段具体内容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2年,白登山之围文帝、景帝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公元前119年,卫青和霍去病打败匈奴西汉末年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请求与汉和亲,于是有了昭君出塞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探究问题一】“削藩”和“推恩令”这两种解决王国问题的办法哪种更高明?为什么?“推恩令”高明些,通过它,王国的力量分散了,不能与中央抗衡。同时它使得到封地的人对汉武帝感恩戴德,不愿与中央为敌。而“削藩”激化矛盾,导致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连晁错自己也丢掉了脑袋。【探究问题二】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究竟好不好?好在哪里?不好又表现在哪里?你怎么看?请说说你的理由。三种观点:①好;因为该项措施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有利于汉武帝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儒家学派的发展。②不好;这种办法太专制,缺乏民主,不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不利于科学文化的蓬勃发展,一花独放不如百花齐放。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好的方面:该项措施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有利于汉武帝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儒家学派的发展。不好的一方面:这种办法太专制,缺乏民主,不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不利于科学文化的蓬勃发展,一花独放不如百花齐放。【探究问题三】汉武帝为什么要北击匈奴?①匈奴南下掳掠,严重威胁北部安定和国家安全。②汉武帝时国力强盛,有物质基础。③汉武帝要加强中央权威和维护国家统一,想有所作为。3.对本课内容仍存有的疑问,由老师引导学生共同探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