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知道辽、西夏、北宋的对峙局面;了解女真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和北宋。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宋偏安。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史实,包括辽、北宋、西夏、金、南宋的建立,了解民族政权之间的和战关系;(2)把握民族政权并立这一特殊时代的基本脉络,并且能够正确认识澶渊之盟对民族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养成辨证的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1)通过归纳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和战关系,认识到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2)从积极和消极方面评价澶渊之盟的影响,养成辩证地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3)通过阅读史料,提炼信息,分析解决宋朝在民族关系中示弱的原因,得出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中国历史上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理解岳飞抗金的正义性,学习岳飞精忠报国的优秀品质。三、教学重点1、本课涉及的政权较多,如何掌握这些政权的建立是本课的重点。教师引导学生自学课文,列表归纳,并用示意图表示民族政权的并立关系。2、两宋时期,民族政权长期并立,民族关系复杂,如何理解与理清这一时期各政权之间的关系也是本课的重点。教师通过史实引导学生比较、归纳出这一时期的和战关系,分析形成的原因。四、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评价澶渊之盟是本课的难点。教师组织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小组讨论,然后班级内交流展示讨论结果。五、教学方法讲述法、问题引领法、自主学习法、归纳法、情景创设法六、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导入新课:出示《天龙八部》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引出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讲授新课:民族关系篇——你方称帝,我又登场1、出示民族政权建立的表格,引导学生从民族、时间、建立者、都城四方面自学课文。2、教师设问,引导学生思考并点拨:(1)看图讲述北宋建立的史实;(2)北宋是否统一全国?(3)靖康之变与南宋的建立;(4)用示意图表示民族政权并立。民族关系篇——中华大地,谁主沉浮(一)学史实:1、北宋与辽的关系教师出示谜语“一座城市谱写了辽宋的《战争与和平》”,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梳理辽宋关系。2、北宋与西夏的关系3、南宋与金的关系出示岳飞简历,引导学生读课文,梳理双方关系。(二)提能力:(智慧闯关)教师出示史实、史料,设问,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探究:1、归纳:两宋与少数民族关系的特点?2、探究:宋朝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中处于弱势的原因。3、评价澶渊之盟。观察图片,思考作品的历史背景,明确本课主题。1、根据表格内容,自学课文,归纳民族政权建立的史实;对照表格,完善自学成果。2、看图讲述北宋建立;用示意图表示民族政权的并立。阅读课文,找出谜底,梳理辽宋战和关系。学生概括。读课文,完成岳飞简历,梳理宋金战和关系。学生根据问题,阅读史实和史料,提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小组合作评价历史事件,表达观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会运用表格归纳历史知识。培养学生运用关键词表述历史史实的能力;学会运用示意图学习历史的方法。猜谜语和写简历的形式都激发了学习兴趣,并梳理出这一时期的民族政权的和战关系。培养了学生阅读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情感升华,学习杰出人物篇——英雄辈出,名垂青史1、出示杰出人物图片;2、引导学生交流岳飞的优秀品质;3、引导学生评价岳飞和岳飞抗金。课堂小结:运用板书,梳理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民族政权的并立。强调民族关系和为主流。得出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历史启示。巩固练习:见下面。总结杰出人物,交流岳飞的优秀品质,评价岳飞及其抗金活动,明确民族英雄的标准和岳飞抗金的正义性。梳理隋唐以来的朝代更替及民族政权的并立关系。明确民族关系和为主流。杰出人物的优秀品质,树立正确的民族观。理清本课的知识线索。板书设计:第九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辽金隋唐——五代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