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高中生物第二章第一节第三讲水和无机盐的调节随堂即时体验苏教版必修31.下列关于人体水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吃进过咸食物,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D.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则尿量减少解析:调节水分平衡的主要激素是抗利尿激素,该激素分泌的多少与细胞外液渗透压成正相关。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增强,尿量减少。食物过咸,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答案:C2.Na+和K+的主要吸收部位和主要排出部位分别是()A.小肠、小肠和皮肤、大肠B.小肠、小肠和肾脏、肾脏C.大肠、小肠和肾脏、皮肤D.大肠、小肠和皮肤、皮肤[解析: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无机盐离子的排出主要是经过尿液随肾脏排出,随汗液也能排出一部分。答案:B3.下图为正常人在快速饮入1升清水或等渗盐水后的尿流量和血浆渗透浓度变化的曲线图。分析回答:(1)表示饮清水后,尿流量曲线的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等渗盐水的浓度约为________%,饮水后尿流量曲线是________。如果改饮高渗盐水,首先通过________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给________形成渴觉,还会通过________调节使机体产尿量________。解析:当饮入清水后,血浆渗透压必降低,从而引起下丘脑相应感受器兴奋,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使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结果使尿量增加,水的排出增加,最终又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到正常值,随后再通过调节机制,使抗利尿激素分泌正常,尿量逐渐恢复正常;若饮入等渗盐水则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答案:(1)a饮入清水使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减少,尿量增多(2)0.9b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大脑皮层激素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