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新中国的成立和西藏的和平解放。新中国的成立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好了准备,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西藏和平解放,是我国成功解决民族问题的典范,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减少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使西藏从此走上了繁荣富强的道路,标志着祖国大陆的全部解放。二、课程标准讲述开国大典,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及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西藏和平解放的史实。能力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概括、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西藏和平解放的过程和意义。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坚定建设新中国的决心。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开国大典。难点:认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播放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教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同学们,你们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吗?知道伟大祖国母亲的生日吗?每年的国庆节又是为了纪念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呢?今天让我们学习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起回到祖国母亲诞生的那激动人心的时刻。(设计意图:倾听优美的音乐,激活课堂气氛,创设教学情境由此导入新课。)(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教师:我们刚结束中国近代史的学习,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怎样的历史?学生:屈辱史、挨打史、血泪史、抗争史、探索史。教师:坚强的中国人民在屈辱中抗争,在血泪中摸索,在奋斗中前行,终于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中国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展示:教师:中国现代史分为四个阶段: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全面1949年1956年1966年1976年1978年中国现代史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1978—今)第一篇章黎明曙光----一届政协展示:毛泽东:恩来,今天(3月23日)是进京的日子,我们进京赶考去。周恩来:呵呵,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是啊,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能考个好成绩!教师: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这是毛泽东与周恩来出发前的一段对话。那么他们“考试”成绩如何?学生:很好。1949年10月1日建立新中国。教师:中国共产党在七届二中全会后,就积极筹备建立新中国,各民主党派和著名爱国人士空前团结,为新中国的建立出谋划策。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过渡: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正式成立做了多方面的准备,做了哪些准备呢?展示:视频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思考:结合课本第2页第一自然段,思考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时间、地点、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一个文件:《共同纲领》一个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一个主席:毛泽东一面国旗:五星红旗一首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一个首都:北京一座纪念碑:人民英雄纪念碑一种纪年法:公元纪年(设计意图:通过归纳的方法,把学习内容进行简化,有助于学生记住所学的内容)教师:北京,是座千年古都,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燕的都城。现在的北京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在明朝永乐年间重修的。清政府以北京为首都,但曾经分别在1860年和1900年沦于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之手。国民政府改北京为“北平”,新中国决定以北平为首都,从建国起,恢复名称为北京。展示:五星红旗教师:国旗的象征意义是什么?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国旗中的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