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1.背诵郑氏政权归顺清朝,清朝设置台湾府,清朝前期的疆域。2.归纳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的措施并分析其历史意义。3.评价郑氏政权从抗清到顺清、吴三桂从降清到反清叛乱的行为。4.重点:清朝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采取的措施。1.清朝前期加强对边疆地区统治的措施设置台湾府1683年,清政府攻取台湾,郑氏政权归顺清朝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海防的巩固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平叛和反分裂斗争平定三藩①清初,明朝降将吴三桂、耿仲明、尚可喜被封为藩王,号称三藩。②康熙帝决定撤藩。吴三桂首先反叛,尚可喜和耿精忠先后起兵响应。③经过八年,康熙帝平定了三藩之乱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平定噶尔丹①康熙年间,漠西蒙古准噶尔部的噶尔丹勾结沙俄,妄图分裂祖国。②康熙帝三次亲征,大败噶尔丹乌里雅苏台将军乾隆帝时,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管辖漠北地区平定大、小和卓叛乱①回部:清朝前期,居住在天山南路的维吾尔族。②乾隆帝时,回部首领大、小和卓叛乱,乾隆帝派兵平息伊犁将军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册封达赖、班禅清初,达赖五世到北京朝见顺治帝,被册封为“达赖喇嘛”康熙帝册封班禅五世为“班禅额尔德尼”。从此,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正式册封设置驻藏大臣雍正时,在拉萨设驻藏大臣乾隆时,明确规定驻藏大臣和达赖、班禅地位平等,共同管理西藏2.清朝前期的疆域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探究问题一】对于郑氏后代归顺清朝,人们颇有争论。有人认为,郑氏后代此举是对祖先的背叛,有悖郑成功以台湾作为基地抗清的初衷;也有人认为,郑氏后代此举是顺应历史潮流,合乎民心之举。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提示:从民族压迫和国家统一两个角度展开讨论)清军入关后,对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人民进行残酷的民族压迫,所以郑成功的抗清斗争,具有反抗满洲贵族民族压迫的进步意义,是正义的斗争,值得肯定。但清朝统一全国的客观积极作用,不仅是因为清政府是在反抗明朝后期腐朽统治的斗争中建立的,更主要的是它入关以后,经过长期努力,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使社会日趋稳定,经济恢复发展。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台湾郑氏政权孤悬海外,且内部争权夺利,日渐腐败。它的存在不仅妨碍了全国统一事业的实现,也不利于台湾经济的发展。所以郑氏后代归顺清朝是符合历史潮流的,是合乎民心的。【探究问题二】清朝为加强边疆地区的管辖,进行了哪些斗争?①东南边疆:收复台湾,设置台湾府,有利于国家统一。②西北边疆:康熙帝亲自带兵打败噶尔丹的军队,平定了噶尔丹的分裂势力。乾隆帝设立乌里雅苏台将军,管辖漠北地区。③乾隆帝派兵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取得了彻底胜利。设立伊犁将军,清政府重新统一新疆地区。④康熙帝平定吴三桂等三藩叛乱,加强对云贵、两广和福建的管辖。⑤东北边疆: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东段边界。【探究问题三】18世纪中期,乾隆帝派人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是清朝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的一件大事。清军为什么能取得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胜利呢?(提示:从大、小和卓叛乱的影响和清政府平叛策略两个方面展开讨论)原因:①大、小和卓的分裂活动,残杀虐待维吾尔族人民,丧失民心,违背历史的发展趋势。维吾尔等族人民因此支持清军的斗争。②清政府的平叛策略正确,只杀叛乱首领,不杀无辜民众,顺应民心。3.对本课内容仍存有的疑问,由老师引导学生共同探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