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人耳听不见的声音1、了解超声波的特点;知道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2、了解次声波的特点及其危害3、通过对次声的来源及其危害的分析,加强社会观点和环境保护意识。二、【学习重点】:超声波、次声波的特点及超声波应用。【学习难点】:超声波应用、次声波的来源及其危害。三、【自主学习】:1、人耳听觉的频率的范围是2、超声波(1)超声波特点:、、。(2)超声波应用:、、、等3、次声波(1)次声波特点:。(2)次声波危害:。(3)次声波应用:。四、【合作探究】:1、探究“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a、将自己右手在空中快速来回摆动,观察到手在振动,振动的物体一定发出声音,你是否能听到你手振动所产生的“声音”?为什么?b、蜜蜂、蝴蝶在花上飞舞。人能听见蜜蜂飞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嗡嗡声,能不能听见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所发出的声音?为什么?c、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频率高于20000Hz长声波叫做;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d、了解人和一些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表。2、学习超声波a、与可听声相比,超声波具有,,__________等特点,因而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b、教材中四幅超声波的应用分别利用了超声波的什么特点?图1-24图1-25图1-26图1-273、学习次声波。a、学生阅读课本b、思考:次声波具有等特点,次声波对人类的危害有学习提示:A、火山爆发、地震、核爆炸都产生相伴随的次声波。乘坐火车、汽车、轮船和飞机时感觉疲倦,这也是因为它们摆动产生了次声波的缘故,所以次声波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B、对自然现象产生的次声波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更深入地认识这些现象的特征和规律。利用这些规律,用于对地震、台风、火山爆发等的监测和预报以及监测核爆炸。五、【达标巩固】:1、人的手臂不停地上下振动能形成波,人耳(能、不能)听到这种声音。蝙蝠能发出人耳听不到的__________,它能准确地判断障碍物或目标的位置是利用其________的特点。2、一般情况下蝴蝶和蜜蜂飞行时,人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因为飞行时蝴蝶产生的是蜜蜂产生的是。3、下列哪些人的工作与声音的关系最小()A.音乐家、节目主持人B.地震检测员、B超室医生C.老师、相声演员D.书法家、替身演员4、下列哪一种动物对次声波最敏感()A.海豚B.猫C.人类D.大象5、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A.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的到来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确诊C.比赛场上发令员的枪声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6、图中利用了超声波的是:()7、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A.大象的“声音”交流B.蝙蝠的“回声”定位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D.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