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课标要求】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学习目标】1、了解七七事变史实;2、知道南京大屠杀,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学习重点】卢沟桥事变、南京学科王大屠杀。【学习难点】正确认识南京大学科王屠杀学科王及当今日本极力掩盖南京大屠杀事实的种种表现。【学习过程】本课的内容设计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为“一、血染卢沟桥”。第二部分为“南京大屠杀”。一、血染卢沟桥1.阅读教材,找出七七事变的背景、爆发(时间、经过、结果)、影响2.通过阅读材料,进一步掌握七七事变材料一(右图)材料二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以死报国。——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材料三蒋介石于1937年9月23日发表了《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至此……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标志的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日军为什么选择在卢沟桥制造事变?(2)在卢沟桥事变中,面对日军的侵略,中国守军做出了怎样的反应?有何影响?材料二中,佟麟阁的话体现了他怎样的优秀品质?(3)结合材料三,指出卢沟桥事变对国共两党的关系,对中国的抗日战争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二、南京大屠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2005年,日本文部省审定通过由右翼学者编写的历史教科书。关于南京大屠杀,日本新编历史教科书的表述发生了变化,修改前,都提到了“屠杀”,谈及屠杀的数字,少的说有“十几万人”,多的说“30万人以上”。但在修改稿中,用“大量、许多”等词语含糊其词,有的还公然写着“没有定论”。材料二:跪着的德国人比站着的日本人要高大的多!1970年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第二次安培晋三参拜靖国神社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世界大战受害者纪念碑前下跪材料三:关于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战争学科王的目的,教科书狡辩说,“原来是为了获取资源,(战争)也成为加速亚洲各国开始出现独立运动的一个契机”;关于侵略战争带来的灾难,教科书称,“在战争中,没有不杀害和不虐待非武装人员的国家”。(1)材料一、二中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事件及日本政要多次参拜靖国神社说明了什么问题?(2)材料三中日本狡辩说战争的目的是帮助亚洲各国从西方殖民统治下解放出来,你认为正确吗?请说出日本侵华的原因。(3)请你就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自主构建】【直击中考】1.(2014·四川巴中)下列选项描述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事件的是()A.歌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B.诗句“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急”C.诗句“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冤魂在地狱中哭泣”D.电影《甲午风云》2.(2014·福建莆田)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一场伟大的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于()A.百团大战B.卢沟桥事变C.西安事变D.九一八事变3.(2014·江苏镇江)某同学想了解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性事件,应向他推荐下列哪一部作品?()ABCD4.(2014·贵州黔西南)标志着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也是中华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的是()A.七七事变B.九一八事变C.八一三事变D.西安事变5.(2014·福建省漳州市)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西安事变D.重庆谈判6.(2014·山东泰安)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日本人制造的南京大屠杀事件中遇难的中国人达A.10万人B.20万人C.30万人以上D.300万人以上7.(2014·福建龙岩)2014年2月27日,我国将每年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纪念30多万死难同胞,与该公祭日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南京大屠杀D.台儿庄战役8.(2014·山东滨州)2014年2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南京大屠杀发生于()A.1931年B.1937年C.1938年D.1945年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学习过程】一:答案2.(1)日军从东、南、北三面包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