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高中语文第八单元第15课沙之书同步试题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时间45分钟,满分45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一幢(dònɡ)铁锚(máo)装帧(tiē)目瞪口呆(dènɡ)B.诋毁(dī)搁架(ɡē)粗糙(zāo)乌烟瘴气(zhànɡ)C.蒙骗(mēnɡ)剥啄(zhuó)孤僻(pì)无济于事(jì)D.笨拙(zhuō)临摹(mù)卖弄(lònɡ)付之一炬(jù)解析:A项,“幢”应读zhuànɡ,“帧”应读zhēn;B项,“诋”应读dǐ,“糙”应读cāo;D项,“摹”应读mó,“弄”应读nònɡ。答案:C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剥啄稀疏大姆指目瞪口呆B.磨损拨弄护身符诲人不倦C.官邸迷惑记事簿无计于事D.侦察涌现白废劲入不敷出解析:A项,“姆”应为“拇”;C项“计”应为“济”;D项,“废”应为“费”。答案:B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北京时间2月22日晚间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知情人士透露,希腊曾与15家银行达成货币调期协议,并且其中一些协议可能帮助希腊________真实赤字状况。②旋转中,不仅要练习紧张腹肌和鼓腹呼吸等抗负荷动作,而且还要随时回答提问,判断信号,保持敏捷的判断________能力。③经过整顿治理,城市拆迁过程中的盲目大拆大建行为进一步得到________,新拆迁项目的立项与开发也逐步纳入规范体系。A.掩盖反映遏制B.掩盖反应遏制C.掩饰反应遏止D.掩饰反映遏止解析:掩盖:遮盖,隐藏,隐瞒;掩饰:设法掩盖(真实的情况)。反映:反照,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反应: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遏制制止,控制;遏止:用力阻止答案:B4.下列各句中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散文和短篇小说是博尔赫斯三大创作成果,而且各有千秋,相互辉映。B.青年拥有青春,但不等于能留住青春,对青春流逝的任何喟叹都无济于事。C.一直以来,一些专家学者总把中国股市的走势和中国经济的走势人为地割裂开来,总把中国的投资者和他们心目中的赌徒相提并立,搞得中国股市的舆论环境乌烟瘴气。D.不容置喙,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谁都没有看见有人变成了甲虫,但卡夫卡在《变形记》中,让人变成了甲虫。解析:“不容置喙”的意思是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此处应改为“不容置疑”或“毋庸置疑”。答案:D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朝鲜艺术家这次来华表演的歌剧《红楼梦》,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B.《尚书》记载,东方的夷人部落民风淳朴,人们好让不争且取予有度,因此这个部落被称为“君子之国”。C.据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自治区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占九成以上,为271.6万人。D.随着大运会的日益临近,深圳随处可见志愿者忙碌的身影,迎接大运会已成为展现志愿者风采的广阔舞台。解析:A.偷换主语。可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前加“观众”。C.成分赘余。可去掉“据”。D.搭配不当。“迎接大运会已成为……舞台”不搭配,可去掉“迎接”。答案:B二、类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黑羊[意大利]卡尔维诺从前有个国家,里面人人都是贼。一到傍晚,他们手持万能钥匙和遮光灯笼出门,走到邻居家里行窃。破晓时分,他们提着偷来的东西回到家里,总是发现自己家也失窃了。他们就这样幸福地居住在一起。没有不幸的人,因为每个人都从别人那里偷东西,别人又再从别人那里偷,依次下去,直到最后一个人去第一个窃贼家行窃。该国贸易也就不可避免地是买方和卖方的双向欺骗。政府是个向臣民行窃的犯罪机构,而臣民也仅对欺骗政府感兴趣。所以日子倒也平稳,没有富人和穷人。有一天——到底是怎么回事没人知道——总之是有个诚实的人到了该地定居。到晚上,他没有携袋提灯地出门,却呆在家里抽烟读小说。贼来了,见灯亮着,就没进去。这样持续了有一段时间。后来他们感到有必要向他挑明一下,纵使他想什么都不做地过日子,可他没理由妨碍别人做事。他天天晚上呆在家里,这就意味着有一户人家第二天没了口粮。诚实人感到他无力反抗这样的逻辑。从此他也像他们一样,晚上出门,次日早晨回家,但他不行窃。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