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课题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学案)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具体要求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自觉遵纪守法。能力目标:提高辨别能力,增强自控能力。知识目标: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明确两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教学难点: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活动讨论法、自主探究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情境导入:初中学生李某,由于父母外出打工,无人照料,养成了我行我素的坏习惯,长期不做作业,经常旷课到网吧打游戏,还跟社会上的“哥们儿”学会了撒谎、吸烟、酗酒。为了满足日益高涨的消费,他开始小偷小摸。虽然他因此受到了公安机关的教育和处罚,但他要“招待朋友”,要上网玩“传奇”,改不了这个毛病。后来李某又发展到了和“哥们儿”一起抢劫。2008年2月,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李某有期徒刑5年。(1)李某走上犯罪道路经历哪几个过程?他的违法行为前后有什么不同?(2)李某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说明了什么?(3)请你结合自身的实际,谈谈给你什么启示?二、知识梳理:法律(特征):(1)(2)(3)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合作探究问题学生根据提示自主进行知识梳理犯罪联系遵纪守法防微杜渐(1)行为都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我们要预防违法犯罪,就必须杜绝(2)只有才能。我们一定要从小加强,树立,增强,自觉(1)二者都都都(2)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若就。可见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二者之间(1)(2)(3)一般违法行为区别三方面教学过程三、合作交流:走进生活学以致用中学生邢谋上初中后开始沉迷于网络游戏,为了去网吧上网,花完零用钱后就偷家里的钱,后来发展到偷别人的手机和学校的电脑零件。再一次头道中,被公安机关抓住,被处行政拘留。后来,他在网吧结交了一些“朋友”经常和他们在一起惹是生非。一天他为了“哥们义气”参与打群架,用刀把对方刺成重伤,受到刑罚处罚。(1)上述案例中,邢谋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哪些行为属于犯罪?(2)邢谋一般违法到犯罪的过程说明了什么?(3)我们应从邢谋的实例中吸取什么教训?解题思路:此题主要考查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青少年如何预防违法犯罪。四、展示反馈: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是有联系的,都不同程度地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在现实生活中,一些违法犯罪的青少年大多都是由不良行为开始,发展为一般违法,再由一般违法发一步一步走上犯罪道路的。五、精讲总结: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一般违法与犯罪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都有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因此,要预防违法犯罪,就必须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只有防微杜渐,才能防患于未然。六、达标训练:(一)选择题1、“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这些名言告诉我们()A违法就是犯罪,犯罪就是违法B一般违法和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完全相同的C青少年应防微杜渐,预防和杜绝违法犯罪D“小错不断,大错不犯”的思想不会造成严重后果2、近年来,我国的反腐倡廉我作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省部级高官中腐败问题一一被查处,贪赃枉法者纷纷落马,这体现了我国法律()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B对全体社会成员有普遍约束力C与社会主义道德相辅相成D专门用来惩罚国家干部的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告诉我们学生自主进行达标训练学生自主分析谈A.轻微犯罪没有很大坏影响B.好事太小做了对社会的影响也不大C.不做好事也不要做坏事D.从小事做起杜绝不良行为,培养优良行为4、初中生王某经常敲诈同学的小额钱财,曾公安机关拘留过,但他不思悔改,后又因持刀抢劫他人钱财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这一材料主要说明A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在于对社会危害的程度不同B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C王某前后的行为都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应受行政处罚D王某前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