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新政考点要求1.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2.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3.探讨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4.感受罗斯福不怕困难、勇于改革的胆识和创新的品质。教学重难点1.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2.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一)、课前预习(1)、知识结构(2)、课前诊断1、在1932年的总统大选中,胡佛被罗斯福击败,其主要原因是(C)A、胡佛总统没有对经济采取任何施应对措。B、胡佛总统的经济管理政策混乱,导致经济危机的发生。C、胡佛总统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使经济危机更加恶化。D、胡佛总统过于干涉经济自由,损害了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2、1933年3月,罗斯福在就职演说时说:“叹交换手段难逃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这则材料从侧面反映了美国(B)A、经济危机来势汹涌B、经济危机范围广、破坏性强C、危机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D、危机持续时间特别长3、1931年在美国处于“过剩危机”时,经济学家凯恩斯把那些上街购物的家庭主妇称作爱国者,他说“现在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勒紧裤带过日子,而是一种发展扩张、积极活跃的精神状态,要多办一些实事,多买一些东西。”凯恩斯的“消费爱国论”,从经济学上看(A)用心爱心专心A、没有看到"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主社会基本矛盾的必然结果B、没有看到消费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C、表明消费是生产的动力D、提倡超前消费,反对勤俭节约4、根据上题材料及结论,从哲学上看,对"勒紧裤带过日子"(A)①要一分为二地看②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要透过现象看本质④要发扬光大,这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A、①②③B、①②C、③④D、②③④5、凯恩斯还提出了运用财富和信贷的手段来实现对国民经济的调节,实行"赤字财政"以扩大开支调节市场。这一主张的实质是(A)A、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C、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实行法西斯主义的经济6、大前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于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而产生的。小前提:罗斯福新政将美国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结论:罗斯福新政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个三段式的推理属于(C)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C.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D.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题目材料一我们惟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会使我们由后退转而前进的所需的努力陷于瘫痪的那种无名的、没有道理的、毫无根据的害怕。……我们不能只要有所得,也要有所贡献;我们要前进,我们就必须像一支有训练而且忠诚的军队那样,为了共同的纪律而有所牺牲,因为没有这样的纪律就不可能前进,就不可能实现有效的领导。――罗斯福总统的首次就职演说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罗斯福新政(1938年)请回答:⑴材料一发表于何时?当时美国面临什么状况?(3分)⑵材料一提到的“恐惧”指什么?材料二中的“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指什么?(3分)⑶根据材料一说明,罗斯福所强调的“纪律””实现有效的领导”与胡佛政府的政策有何不同?(3分)⑷新政的实施是否如罗斯福所说的“永远地纠正”了“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为什么?(4分)用心爱心专心答案:⑴时间:1933年。(1分)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2分)⑵指经济危机带来的政治危机。维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3分)⑶罗斯福: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2分)胡佛:自由放任。(2分)⑷没有。(1分)因为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削除经济危机(3分)(二)、罗斯福新政一、基础知识梳理1.背景:①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打击美国;②胡佛政府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无法解决危机;③罗斯福1933年就任美国总统。2.过程:两个阶段及阶段成果第一阶段:1933年3月到1935年初,主要是采取应急措施,直接稳定人心,摆脱危机;第二阶段:1935年到1939年,主要是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就。3.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