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第9课 六国论落实应用板块训练 苏教版必修2VIP免费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第9课 六国论落实应用板块训练 苏教版必修2_第1页
1/5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第9课 六国论落实应用板块训练 苏教版必修2_第2页
2/5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第9课 六国论落实应用板块训练 苏教版必修2_第3页
3/5
【创新方案】高一语文第三专题第9课六国论落实应用板块训练苏教版必修2(时间:40分钟分值:60分)一、基础巩固(3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六国互丧(sànɡ)邯郸(hán)洎牧以谗诛(zì)奉之弥繁(mí)B.反间计(jiàn)戍卒(shù)草芥(jiè)弊在赂秦(lù)C.暴霜露(bào)抱薪救火(xīn)仓庾(yǔ)革灭殆尽(dài)D.屋椽(chuán)下咽(yàn)沧海一粟(sù)胜负之数(shuò)解析:A项,洎jì;C项,暴pù;D项,数shù。答案:B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国互丧互:交互盖失强援盖:因为B.思厥先祖父先:对已去世尊长的敬称暴秦之欲无厌厌:讨厌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判:决定终继五国迁灭迁:改变D.后秦击赵者再再:两次苟以天下之大苟:如果解析:B项,“厌”应为“满足”。答案:B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A项,以:介词,因为/介词,凭借、用;B项,之:代词,指秦国/助词,的;C项,则:副词,就/连词,那么;D项,而:均为转折连词。答案:D4.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B.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C.君子生非异也D.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解析:A项,“厌”同“餍”;C项,“生”同“性”;D项,“当”同“倘”。答案:B5.下列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B.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C.至于颠覆,理固宜然D.举以予人,如弃草芥解析:A项,其实:古,双音节词,它实际上;今,单音节词,实际上,实在,确实。B项,祖父:古,祖辈和父辈,两代人;今,爷爷,一代人。C项,至于:古,以致,以至于;今,表示事情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答案:D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类活用现象全相同的一组是()①舞幽壑之潜蛟②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③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④日削月割,以趋于亡⑤木直中绳,以为轮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⑤D.③④⑥解析:①②⑤是使动用法,③⑥是名词活用作动词,④是名词作状语。答案:C7.下列句子,句式与“洎牧以谗诛”相同的一项是()A.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B.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C.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D.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解析:C项与例句同,都是被动句。A项,判断句;B项,状语后置句;D项,状语后置句。答案:C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想想他们死去的祖辈父辈,冒着霜露,披荆斩棘,才有了一点土地。(2)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好像抱着柴去救火,柴不烧完,火不会熄灭。”这话说对了。(3)可悲啊!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土地天天削减,月月割让,而走向灭亡。二、类文阅读(2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3题。六国论苏辙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第9课 六国论落实应用板块训练 苏教版必修2

文章天下+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种文档应有尽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