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高中语文第四专题第17课神的一滴落实应用训练苏教版必修1(时间:40分钟分值:50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涟漪(qī)甬道(yǒnɡ)吞噬(shì)疲惫(bèi)B.蓊郁(wěnɡ)蠕动(rú)嗥叫(háo)扁舟(piān)C.刹那(chà)饿殍(fǔ)瞄准(miáo)峭壁(qiào)D.惬意(qiè)划船(huà)虚掷(zhì)徜徉(chánɡ)解析:A项,“漪”应读yī;C项,“殍”应读piǎo;D项,“划”应读huá。答案:B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姿容挥霍嬉戏艾蒿B.清澈游戈油腻蜿蜒C.引擎聆听辩别深邃D.暄嚣漂浮账户察觉解析:B项,戈—弋;C项,辩—辨;D项,暄—喧。答案:A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A.大约有25万只企鹅共同鸣叫,那声音用震耳欲聋形容一点也不过分。B.法庭认为,张师傅因正当防卫而致使歹徒丧命,实属情有可原。C.这孩子,基础不太好,读书又无动于衷,这样的学习态度,怎能指望他的成绩提高呢?D.长期以来,社会公众对慈善救济款物的管理不良指责不断,捐赠信息常常石沉大海,了无音讯。解析:A项,震耳欲聋,指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B项,情有可原,指在事理上有可以原谅的地方。D项,石沉大海,指像石头掉到大海里一样,不见踪影,比喻始终没有消息。答案:C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湖是自然风景中最有表情、最美的姿容。B.有些山凹中,葡萄藤爬过了湖边的树,盘成一弯凉亭,可以在下面惬意地通过。C.这恶魔似的铁马已经传遍全乡镇了,它已经用肮脏的工业脚步使湖水混浊了。D.每天他们至少有一次机会与庄严、纯洁的瓦尔登湖相遇。解析:A项语序不当,“最有表情”和“最美”互换位置;B项成分残缺,最后一个句子缺主语,应加“船只”一词;C项搭配不当,第一句话的主语“铁马”与后面的“已经传遍全乡镇了”不搭配。答案:D5.将下面几句话按合理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不长时间,这小鸟又好像明白这是半夜,不应当那么吵闹,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安睡了②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③身边草丛中虫声繁密如落雨④山上竹篁在月光下变成一片黑色⑤间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忽然会有一只草莺“啰啰啰嘘”啭着它的歌喉A.⑤①②④③B.③⑤①②④C.④②③⑤①D.②④③⑤①解析:本语段先总写月色,然后写月色下的景象。答案:D二、类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瓦尔登湖的遥想刘晓娟①这是一池清澈的湖水,水中的一草一木一鱼一石甚至是蓝天云彩的微影浮动,都可尽收眼底;这是一方宁静的宝地,鸟鸣嘤嘤、松风阵阵尽在耳畔。阳光的明媚和煦,世外的宁静淡然召唤着渴望远离尘嚣的亨利·大卫·梭罗,于是他借来一把斧头,来到了这里瓦尔登湖畔。②瓦尔登湖的风景是卑微的,虽然很美,却并不壮观宏伟,甚至在地图上找不到它的标记。不常来游玩的人,不住在岸边的人未必能被它吸引住,可是它深邃澄澈远离尘嚣。梭罗就在它的岸边用斧头伐木造自己的房子,独居林中,方圆一英里之内没有任何邻居。就这样每天出去打水、生活、阅读、倾听、种豆、生火、做饭,孤独了920天。温暖的黄昏,他常常坐在船里吹笛,看着鲈鱼在周围游来游去,仿佛笛声已将它们迷住。月光映照在罗纹条状的湖底,湖底零星散落着林木碎片,深更半夜,月色皎洁,梭罗坐在船里,一连钓了好几个小时的鱼,成群的银色小鱼在月光下尾巴一扫一扫,给水面撩起阵阵涟漪。泛舟湖上,听着猫头鹰和狐狸的小夜曲及一些不知名的鸟儿的吟唱,这些对于梭罗来说弥足珍贵。他说所有的生物都生活在自然中,黎明来临,自然透过宽宽的窗户,凝视着室内神态安详,心满意足。在这个湖光潋滟的湖畔,他细心观察体验,看到了人类最原始的生存状态,体会了一餐一饮的艰辛。③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并不能被视为隐士生涯,他的宁静不是一潭死水,不是独善其身,他是在探索人生。在《瓦尔登湖》结束语中他说:如果一个人按照梦中指引的方向勇往直前,过他想过的日子,那他就会获得平时意想不到的成功。生活越简单,宇宙法则就越不复杂,孤独不成其为孤独,贫困不成其为贫困,软弱不成其为软弱。由此可见他对人生异样而深刻的感悟。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