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9课 南朝诗两首落实应用板块训练 粤教版必修1VIP免费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9课 南朝诗两首落实应用板块训练 粤教版必修1_第1页
1/5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9课 南朝诗两首落实应用板块训练 粤教版必修1_第2页
2/5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9课 南朝诗两首落实应用板块训练 粤教版必修1_第3页
3/5
【创新方案】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9课南朝诗两首落实应用板块训练粤教版必修1(时间:40分钟满分:57分)一、基础巩固(2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潜虬(qiǎn)徇禄(xùn)妩媚(méi)飞甍(ménɡ)B.豳歌(bīn)栖川(xī)衾枕(qīn)卧疴(kē)C.参差(cī)绮罗(qǐ)流霰(sàn)灞涘(sì)D.芳甸(diàn)澄江(chénɡ)岖嵚(qīn)渊沉(yuān)解析:A项,潜虬(qián),妩媚(mèi);B项,栖川(qī);C项,流霰(xiàn)。答案:D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卧疴对空林疴:病B.无闷征在今征:征讨C.持操岂独古操:节操D.澄江静如练练:白绸解析:B项“征”是“验证,证明”的意思。答案:B3.下列诗句中,不是对偶句的一联是()A.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B.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C.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D.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解析:C项,两句中相对的词语都不能形成对仗,所以不能构成对偶。答案:C4.下列句子的抒情方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B.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C.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D.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解析:B项,直抒胸臆,其余三项借景抒情。答案:B5.名句默写。(8分)(1)《登池上楼》中的“,”将初春景色的清新,自然生动地描绘了出来。(2)《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的“,”将春日暮景鲜明的色彩用洗练流丽的语言描绘了出来。(3)《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体现诗人思乡之情的句子有:,。,?答案:(1)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2)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3)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二、类文阅读(25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7题。(8分)登江中孤屿谢灵运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想象昆山姿,缅邈区中缘。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6.“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两句是历来被人称颂的名句,试加以赏析。(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两句写出了白色的云朵与金色的阳光还有青碧的江水交相辉映,描绘出一幅澄澈空明又鲜亮清新的画面。7.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首诗用工巧凝练的语言,描写了江中孤屿秀媚幽丽的景色,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孤高傲世的性格和政治失意的愤懑,流露出诗人欲弃世求仙的思想情绪。(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8分)观朝雨谢朓朔风吹飞雨,萧条江上来。既洒百常观,复集九成台。空濛如薄雾,散漫似轻埃。平明振衣坐,重门犹未开。耳目暂无扰,怀古信悠哉。戢翼希骧首,乘流畏曝鳃。动息无兼遂,歧路多徘徊。方同战胜者,去翦北山莱。8.诗中所描绘的“朝雨”有何特点?(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飘飘洒洒、呼啸而来、宽阔、空濛,而又略带萧索、冷落之意。9.如何体会诗中诗人流露的情感?(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于清丽明净的自然山水中功名事业之心趋于平淡,因之而起的是一种归隐的情绪。(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0、11题。(9分)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9课 南朝诗两首落实应用板块训练 粤教版必修1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