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高一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我的母亲落实应用板块训练粤教版必修2(时间:40分钟满分:47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撮土(cuō)吊唁(yán)剃头(tì)拥挤不堪(kān)B.窘迫(jiǒnɡ)私塾(shú)折断(zhé)血光火焰(yàn)C.筹划(chóu)廿三(niàn)就寝(qín)呕心沥血(xuè)D.庚子(ɡēnɡ)刮痧(shā)惦念(diàn)敷衍了事(yán)解析:A项,唁(yàn);C项,寝(qǐn);D项,衍(yǎn)。答案:B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当姑母死去的时候,母亲似乎把一世的委曲都哭了出来。B.儿女的生命是不依顺着父母所设下的轨道一直前进的,所以老人总免不了伤心。C.信中嘱咐千万把寿日的祥情写来,使我不再疑虑。D.北平又像庚子那年似的被鬼子占踞了,可是母亲日夜惦念的幼子却跑西南来。解析:A项,曲—屈;C项,祥—详;D项,踞—据。答案:B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在《我的母亲》这篇散文里,老舍是从母亲的家世谈起的。这样舍近求远,使文章富于情节的发展变化。虽是散文笔法,却像小说一样引人入胜。情节感是该文的一个特色,也是老舍作为天才小说家、戏剧家的本色,娓娓谈来,每一点竟然都令人感到饶有兴味。A.舍近求远B.引人入胜C.娓娓谈来D.饶有兴味解析:A项,“舍近求远”指舍弃近的寻找远的,形容做事走弯路或追求不切实际的东西。含贬义,不合语境。可改为“追本溯源”。答案:A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分子料理是研究在烹调过程中加入不同物质,令食物产生各种物理和化学变化,在充分掌握之后再加以重组、解构和运用,从而做出颠覆传统厨艺的全新烹调方式。B.专家认为,凝固型酸奶和搅拌型酸奶只是加工的工艺不同,形态和口感有所不同。两种加工方法都可以制作出优质的酸奶,因此工艺尚不能成为制定酸奶品质优劣或营养高低的标准。C.年将出现一个火星离地球最近的时段,如果机会错过,则要多等几年,因此,中国航天界考虑届时将第一次发射中国首颗火星探测卫星。D.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目前正在制定向意大利施以数千亿欧元的一揽子救助计划,以使该国新总理马里奥·蒙蒂能够在未来18个月的时间里实施本国的改革方案,无需为现有债务再融资。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该是“解构、重组和运用”;B项,“制定”与“品质优劣或营养高低”不能搭配;C项,“第一次”与“首颗”语意重复,也造成不合逻辑。答案:D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我们会过得快乐吗?____________。一个没有生活目标的人,就像在沙漠中迷路的骆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所以说是生活目标而不是人生目标,____________,而我们很多人短时间内实在弄不明白一辈子到底要干什么。____________,所以,为一年的生活定下目标就可以叫做生活目标。①迷茫和绝望会充满了心田②快乐的第一要素是有生活目标③不再给快乐留下丝毫的空间④但是我们想清楚一年之内到底想干什么还是相对容易的事情⑤是因为人生目标是一辈子的事情A.⑤③①②④B.②③①④⑤C.②①③⑤④D.⑤①②③④解析:第一处横线,选项所提供的填入语句是②或⑤,只有②前承“快乐”,后接“生活目标”,理应选②。如此可排除选项A和D。第四处横线,注意到前句有“之所以”,属典型的因果倒装标识,理应选填有关联词“是因为”的句⑤。第五处横线填入④与前句亦可衔接,故可选定答案。答案:C二、类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俯向大地的身影许俊文俯向大地的那个熟悉的身影,剪纸一样单薄,蹒跚的脚步每挪动一下,都显得非常吃力,似乎一阵不大的风就会把她吹倒,使她永远不再起来。那就是我已经82岁的母亲。这些年来,我的笔下总是很少提到自己的母亲。我觉得至今还没有找到可与母亲般配的文字,就好比我们已探明脚下是一座丰富的矿藏,由于担心技术水平达不到,而一直犹豫不决,迟迟没有开采。那是去年深秋的一个黄昏,我从定远县东部的小镇岱山下车去豆村,沿途的田野,该收割的已经收割了,眼前的每一块赤裸的土地,就像产后的孕妇似的,安安静静地躺在那儿,见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