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生物群落的演替第一节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第1课时种群的特征(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考查知识点及角度难度及题号基础中档稍难种群的数量特征1、4、5、6、78种群密度的调查2、39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1.(多选)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是不会发生变化的B.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往往差别较大C.年龄结构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D.出生率、死亡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解析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同物种、同一物种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中的密度是不同的。答案BD2.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的叙述错误的是()。A.标记符号必须维持一定的时间,在调查研究期间不能消失B.捕捉草地上的昆虫时,每次捕捉尽量严格保持条件一致C.标记符号尽量醒目,以免漏记和错记D.标记重捕法也适合于爬行类和两栖类动物解析用标记重捕法对捕捉动物进行标记时,标记物和标记方法对动物身体不能产生生命和行为上的伤害,标记不能过分醒目,标记符号必须保证在调查研究期间不能消失。答案C点拨:标记重捕法是一种常用于调查动物种群密度的科学实践方法。3.下列有关样方选取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要调查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样方数目一定为10个B.只要调查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样方的大小一般为1m2C.样方的大小和数目是固定的D.对乔木的调查取样与双子叶植物的调查取样完全相同解析调查种群密度时样方的数目是不固定的,能保证统计结果的真实性即可。答案B4.近十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城市人口密度急剧增长,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年龄结构呈增长型B.性别比例适当C.迁入大于迁出D.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答案C5.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雄性个体,可以防治害虫,这种防治法主要是通过下列哪项来达到治虫目的()。A.减少害虫出生率B.破坏害虫的年龄结构C.破坏性别比例D.增加死亡率答案C6.如图是墨西哥和瑞士两国人口年龄结构比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图可以帮助预测两国未来人口增长趋势B.人口增长率:墨西哥>瑞士C.根据该图不能预测两国人口的数量D.如果一对夫妇只生两个孩子,则墨西哥的人口数量将维持稳定解析由图可以看出,墨西哥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由于人的寿命要远长于生育周期,所以在短时间内人口数量继续上升。答案D7.海洋渔业生产中,合理使用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进行捕捞,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下列不正确的解释是()。A.更多幼小的个体逃脱,得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B.减少捕捞强度,保持足够的种群基数C.维持良好的年龄结构,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D.改变性别比例,提高种群出生率解析网眼尺寸较大能使体型小于该网眼的小鱼逃脱,逃脱的鱼只与大小有关,与鱼的性别无关,不会改变性别比例,D项不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15分)8.(7分)红豆杉是我国珍贵濒危树种。南京中山植物园于上世纪50年代从江西引进一些幼苗种植于园内。经过几十年的生长繁殖,现在已形成了一个种群。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对红豆杉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将统计到的植株按高度(h)分为5级,每一级的植株数量见下表。等级a级b级c级d级e级高度(cm)h≤1010300数量(株)1206232166根据表中数据,采用坐标图画出该种群各级别的植株数量柱状图。(2)由表可以看出,此红豆杉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________。解析(1)对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常用样方法。作图时要先标明横、纵坐标代表的意义,再根据表格中数据作图。(2)由柱状图可以看出幼年个体数量较多,老年个体数量较少,故该园内红豆杉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答案(1)样方法柱形图见下图(2)增长型9.(8分)种群是构成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数量特征的核心是种群密度,不同生物种群密度调查法不一样。Ⅰ.——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hm2(1hm2=10000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进行标记后放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