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考查知识点及角度难度及题号基础中档稍难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3、5、62、7、8、9、1110、12、17海洋和岛屿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413、14、1516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时代变化而不断变化,有明显的阶段性。据此完成1~3题。1.人类文明的演进顺序是()。A→→→.采集和狩猎阶段农业社会阶段工业社会阶段后工业化阶段B→→→.采集和狩猎阶段工业社会阶段农业社会阶段后工业化阶段C→→→.采集和狩猎阶段农业社会阶段前工业社会阶段工业社会阶段D.后→→→工业化阶段工业社会阶段农业社会阶段采集和狩猎阶段解析人类文明的演进是由采集和狩猎阶段,到农业社会阶段,再到工业社会阶段,最后到后工业化阶段。答案A2.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大河流域冲积平原、三角洲、盆地是农业文明的发源地,因为这里具有()。①平坦的地形②肥沃的土壤③便利的河水灌溉④适宜的气温⑤充足的日照⑥较多的农业人口⑦较大的城市市场需求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⑥C.③④⑤⑥⑦D.①④⑤⑥⑦解析人类农业文明的发源地大多在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其形成主要与这些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关。答案A3.下列发展阶段,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采集和狩猎阶段自然界气候、地形、动植物分布对人类生活影响不大B——.农业社会阶段能源、矿产资源和交通状况是人类活动的自然基础C——.工业社会阶段地形、土壤、水源、气候是人类活动的自然基础D——.后工业化阶段原料、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整体下降,环境质量对社会的影响上升解析采集和狩猎阶段,地理环境制约人类活动;农业社会阶段,自然地理要素是人类活动的基础;工业社会阶段,能源、矿产、交通是人类活动的基础;后工业化阶段,环境质量对社会的影响上升。答案D下图是热带太平洋中的一座小岛。读图完成第4题。4.有关该岛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利用当地的阳光、海滩、波浪发展旅游业B.大力发展钢铁工业C.该岛最有发展潜力的新能源是矿物能D.该岛没有利用价值答案A读一个区域的发展过程图,完成5~6题。5.该区域由发展阶段1→阶段2→阶段3,关于交通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交通运输线路的长度在增加B.交通运输线路的种类在增加C.交能运输线路的密度在增加D.交通网络体系没有变化6.从区域空间结构发展变化看,该区域()。A.外围空间范围在扩大B.区域核心范围在减小C.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D.区域经济发展由再生阶段转为成长阶段解析本题组以某区域三个阶段的平面发展图展示不同区域发展阶段城市空间形态和交通条件的变化。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交通运输线路的种类、长度、密度在增加,交通网络体系不断完善。第(2)题,从区域空间结构发展变化来看,该区域由区域中心、网络系统、外围空间三部分组成,且城市化区域不断扩大,非城市化范围减小。区域经济发展一般依次经历初期阶段、成长阶段、转型阶段和再生阶段。答案5.D6.C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关于该地从Ⅰ阶段到Ⅲ阶段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河流径流量减小B.城市人口数量增大,乡村人口数量减小C.该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D.农业生产产值下降8.影响该地阶段Ⅲ到阶段Ⅳ农业结构变化的主导因素是()。①政策②交通运输③劳动力④市场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对比阶段Ⅰ到阶段Ⅲ的三幅图可知,阶段Ⅲ相比阶段Ⅰ,村庄的数量增大,且出现了小城镇,由此可知该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从阶段Ⅲ到阶段Ⅳ,耕地的面积减小,林地、花卉和绿化树的面积增大。随着该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需求也在发生变化,人们对粮食的直接需求量有所减小,而对花卉的需求量在增大,同时,为了保持水土及美化环境,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使得花卉和绿化树的面积增大。答案7.C8.C“”下图为工业化发展不同阶段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力比例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9.图中a、b、c三条曲线,表示工业和服务业劳动力比例变化曲线的分别是()。A.a、bB.b、aC.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