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一、选择题读我国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危害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图示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是()。A.黄土高原B.塔里木盆地C.东北平原D.长江三角洲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有()。①耕地质量下降,农作物单产降低②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中游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河③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④使当地成为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泛最深厚的地区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解析土质疏松容易被流水侵蚀和搬运,降水集中多暴雨是导致水土流失的动力条件,植被稀少使土壤失去保护层,极易引起水土流失;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答案1.A2.C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②破坏植被③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④黄土土质疏松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及人类破坏植被。答案A农牧交错带是生态系统较为脆弱的地区。读“”我国农牧交错带分布范围图,完成4~5题。4.下列措施能有效防治a地区沙尘暴的是()。A.加强天气预报B.改变农业生产结构C.发展耐旱农作物D.全面种草,发展畜牧业5.b地区生态环境易遭到破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①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多地震②毁林开荒,粗放耕作③人口增长速度过快④处于西南季风区,降水多且雨季集中A.①②B.②③④C.③④D.①④解析第4题,a地主要表现为过度农垦造成的环境问题,解决措施应为改变农业生产结构。第5题,b位于西南横断山区,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多地震,处于西南季风区,降水多且雨季集中,易造成生态破坏。答案4.B5.D二、综合题6.下图中的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的山脉,甲代表地形区,乙代表河流名称,读后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代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2)山脉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3)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河流乙__________________(2)乙河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这是由于甲地存在着严重的________________现象。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读该地区由于植被破坏造成的生态问题示意图,将下列选项的序号填入图中相应位置。①洪涝灾害增多②水土流失加剧③土壤肥力下降(4)甲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要以________为中心,因地制宜安排农业生产,实行________综合发展,其中________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解析该题区域图图示的主体部分为黄土高原,由于严重的土流失,流经该地区的河流含沙量很大。引起该地区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包括地形、地质、气象条件及土质等,人为因素尽管较复杂,但可概括为人类对植被的破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以水土保持为中心,从合理利用土地着手,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因地制宜安排农业生产活动,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答案(1)阴山贺兰山太行山秦岭黄河(2)水土流失土质疏松、易被侵蚀;多暴雨;乱砍滥伐,植被遭破坏(3)A—②B—①C—③(4)水土保持农林牧小流域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