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六年级《地震中的父与子》评课稿康xx老师执教的《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语言朴实,情节简单。这类课文看似学生一读即懂,但是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老师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这几个问题需要我们深化思考,并且搞清楚答案。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康老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给老师们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一、彰显以学定教的教学思路。传统的教学”采纳同样的方式,选择同样的时间,针对同样的内容,追求同样的效果”,以教定学,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教学提倡以学定教。康老师设计的教学环节,打破了传统的语文教学思路,打破了课文叙述的顺序。她没有根据课文叙述的顺序展开教学,而是由学生的学习活动决定教学过程的推动方向。这节课包括四个大环节:一是从学生最受感动的第十二自然段切入,以此为突破口层层推动;二是抓住这段中的“没有人再阻挡他”转入讨论“哪些人曾经阻挡他”;三是再往前找到并品读父亲的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四是体会父子的了不起。表面上看,这四个环节的教学跳跃性强,但是始终贯穿一个字——情!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不难看出,无论是老师,是学生,还是我们听课者,都被康老师引领到感悟父爱真情之中,内心深处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因此,我们说,语文老师要在课堂上密切关注学生的进展,抓住有利时机,因势利导,促进学生的进展。为了学生的进展,老师应当灵活调整教学进程,使富有弹性的教学设计得以促进学生的进展。二、强化语感训练的教学力度。《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为了贯彻这一理念,康老师除了加强读的训练之外,着重实行了以下两个策略:第一,重视教学环节的过渡语言。学生的语感离不开老师语言的浸润,老师教学语言的长期熏陶,对提高学生的语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试想:一个语文老师的教学语言没有文采,没有激情,不能煽情,学生的语感进展会是怎样的效果。我们不妨来比较一下这两个教学片段,假如把括号内的康老师教学语言删去,教学引导效果会是怎样的?片段1:无望的父亲(想到曾经对儿子说过的这句话,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正是这样一种坚定的信念支撑着他决不放弃,)整整挖了36个小时。此时的父亲是什么样子了?”片段2:(父亲对儿子的爱让我们感动,父子坚守信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让我们感动,儿子先人后己更让我们感动!这不是简单的救人故事,更是一首爱的颂歌!)下面,我们一起来分角色朗读课文,分享这首爱的颂歌。很明显,删去了括号里生动的煽情语言,教学语言就显得直白,苍白,难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难以激发学生用心品味语言的兴趣。第二,从老师范读和学生品读中感悟语感。阅读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只有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才能诱发学生的情感萌发,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阅读欣赏和对语言的感悟能力。这节课的教学中康老师范读时的语气、语调、表情、体态,都能作为一种“美”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学生听得见,看得着,可以直接引起情感的共鸣,从而间接体验和感悟文章的“美”。同时,在指导学生朗读的时候,老师说是不厌其烦,直到读出味道为止。三、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中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四大理念之一。自主,能保障学生阅读活动中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合作,给学生之间的阅读沟通提供了机会,达到同伴互助及同伴教育的效果;探究,就是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学习,注重学习的过程。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体验、感悟、感受,帮助学生通过以上方式建构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起对课文的理解。康老师给了学生三次小组合作的机会:一是让学生沟通课前自学时勾画出的感人的语句,二是同桌沟通父亲可能遇到哪些危险,三是小组合作探究阿曼达了不起。语文课堂有没有吸引力?有没有活力?教材和教参不是教学设计的核心所在。核心是什么呢?以学定教,也就是说,你必须从目标出发,讨论学生怎么学,制定自己怎么教,这样备课和教课,学生学习的空间得到了保障。贝尔实验室有句名言:给时间就是给进展,给空间就是给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