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课型:新授课年级:七年级一、本课教材地位分析: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人类文明的开端”,人类文明分为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东方文明属于大河文明,西方文明属于海洋文明,本课在本单元起到承上启下作用。二、课程标准: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通过《汉莫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建立,初步了解古代印度社会。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古代埃及是世界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之一。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两河流域南部的早期奴隶制国家。古巴比伦王国的兴起。汉漠拉比法典。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印度的种姓制度。能力目标:(1)在教师帮助下,要求学生结合埃及奴隶制军事帝国的兴起,从而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2)在教师帮助下,分析汉漠拉比法典的内容,提高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3)通过分析印度种姓制度,培养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情感价值观:(1)通过对古代埃及国家的学习,使学生全面认识到金字塔既是埃及国王奴役劳动人民的历史见证,更是埃及劳动人民用智慧和力量创造的世界一大奇迹。(2)通过新月地带的古国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两河流域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金字塔汉漠拉比法典印度种姓制度难点:汉漠拉比法典的实质印度的种姓制度五: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四大文明古国地图教师: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的第一个阶段。随着生产的发展,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人类步入文明时代。大家都知道世界古代的七大奇迹,举世闻名的金字塔,令人神往的空中花园等等,你们知道它们是如何建造的吗?人类最早的文明是什么时候、从哪里开始的?这些文明古国现在还存在吗?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今天学习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二)教师引领,自学探究:教师:这些文明古国都和中国一样有着丰富的内容,首先,我们来学习起源于尼罗河流流域的古埃及。一、尼罗河的馈赠——古代埃及展示:Egyptis“thegiftoftheNile”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古希腊希罗多德学生:齐声朗读呵!尼罗河,我称赞你。你从大地涌流而出,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呼吸。(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诗歌的朗读,感受尼罗河孕育了古代埃及。)教师:古代埃及人为什么如此赞美尼罗河?学生:尼罗河定期泛滥,水退后留下肥沃的黑土,便于农业种植。教师:一提到埃及,我们马上就能想到的埃及的标志性的建筑是什么?学生:金字塔。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金字塔建造想象图教师:古埃及为什么要建造金字塔?学生:埃及国王自称是神的化身,他们的陵墓金字塔是权力的象征。教师:你能说出古埃及人是如何建造金字塔的吗?学生:讲述金字塔的建造过程。教师:大家对金字塔了解知多少呢?请大家畅所欲言。学生1:金字塔是古埃及奴隶制国王的陵寝。学生2:“法老”死后,便取出内脏,浸以防腐剂,填入香料,将尸体长久保存,称作“木乃伊”。金字塔便是存放“法老”木乃伊的陵寝。讨论:胡夫金字塔修建于4600多年以前,当时没有起重机、汽车等机械,你认为它是采用什么方法建造的?(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小结)(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讲述金字塔的建造过程,拓展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同时,金字塔也是无数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它给古埃及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是奴役奴隶的见证。教师: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所灭。(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时期)古埃及的历史结束了。古埃及从开始统一到灭亡,经历了约2500年。后来埃及又被罗马统治达600年。公元640年左右,阿拉伯人进入埃及建立阿拉伯国家,古代埃及人渐渐同阿拉伯人融合。二、两河的哺育——古巴比伦播放:歌曲《爱在西元前》。(设计意图:通过歌曲导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歌曲内容与本课内容极为吻合,还可以通过解读歌词帮助学习突破重点和难点问题。)古巴比伦“空中花园”想象图教师:当古埃及人在尼罗河流域辛勤耕种的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