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汉武帝的“大一统”学习目标1.列举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说明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独尊儒术”的作用。2.说出卫青、霍去病抗击匈奴的史实。3.重点:汉武帝的改革;汉武帝实行“大一统”的措施。预习导学1.汉武帝的改革(1)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更化”和“大一统”主张。(2)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想一想: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实现了政治思想上的大一统?该措施对中国封建统治产生了什么影响?措施: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正统思想。②在长安设立太学,置五经博士。博士弟子成绩优异者可以做官。影响: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政治指导思想。3.经略边疆措施具体内容共同影响北击匈奴①派卫青、霍去病等将领,对匈奴进行自卫反击战②“昭君出塞”,西汉和匈奴友好相处改善了民族关系,促进了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对奠定国家疆域、巩固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起了积极的作用张骞通西城①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城②公元前60年,汉宣帝改使者校尉为西域都护。从此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统属于西汉王朝西南设郡县①在南部设会稽郡及南海九郡②经略西南夷,在今四川西部和云南、贵州北部设置郡县合作探究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问题一:汉武帝当政时面临哪几大社会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面临的问题:王国问题;思想统一问题;匈奴问题。措施与效果:①王国问题,颁布“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②思想统一问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确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地位。③匈奴问题,公元前119年派卫青、霍去病领兵大败匈奴,从此解除了匈奴对北部边郡的威胁。问题二: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究竟好不好?好在哪里?不好又表现在哪里?你怎么看,请说说你的理由。三种观点:①好。因为该项措施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有利于汉武帝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儒家学派的发展。②不好。这种办法太专制,缺乏民主,不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不利于科学文化的蓬勃发展,一花独放不如百花齐放。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好的方面:该项措施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有利于汉武帝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儒家学派的发展;不好的一方面:这种办法太专制,缺乏民主,不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不利于科学文化的蓬勃发展,一花独放不如百花齐放。问题三:汉武帝为什么要北击匈奴?①匈奴对北部疆域的长期侵扰,严重威胁北部安定和国家安全。②汉武帝时国力强盛,有物质基础。③汉武帝要加强中央权威和维护国家统一,想有所作为。3.对本课内容仍存有的疑问,由老师引导学生共同探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