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课课型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图,了解气温的日年变化,计算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2、根据气温数据绘制气温曲线图。3、知道什么是等温线,了解等温线图的判读方法。4、明确影响气温分布主要因素,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重点难点根据气温曲线图,认识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等温线的判读一、新知探索:学习主题一:气温的变化1、生活体验:午晨,冬夏。(气温时刻在)。2、读课文51页文字,回答:气温的日变化是以为周期的气温变化;气温的年变化是以为周期的气温变化。3、活动:根据气温资料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1)读51页“友情提示”了解绘制气温变化曲线的步骤。(2)试一试:据51页表中提供的数据,在图中绘制气温变化曲线。4、读52页图4.5“某地气温的日变化曲线”,分析气温的日变化。(1)读图指导:图上的纵坐标代表,横坐标代表。(2)读出最高气温的数值,出现的时间。(3)读出最低气温的数值,出现的时间。(4)计算该地的气温日较差。5、判读气温的年变化曲线图。(1)读出一年中月平均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出现的月份(北半球陆地)月月(2)计算该地的气温年较差。(3)南半球陆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月,月平均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月。6、完成52页读图4.6中的问题,进一步巩固对气温变化曲线图的判读。学习小结:通过上面的学习得出:1、气温的时间变化主要有变化和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最低气温出现在,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最高月气温出现在月,最低月气温在月.南半球相反。2、不同地区,气温的年变化不同,热带地区气温的年变化,温带和寒带地区气温的年变化。学习主题二:气温的分布1、旧知回顾:①等高线的定义②等高距③等高线疏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2、读图4.7“等温线图的判读”①等温线是指在地图上将各点平滑曲线。②相邻两条等温线的温差是。③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温差,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温差。④等温线闭合的地方,中心气温高,表示这里是中心;中心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中心。3、读图4.9“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等温线的分布与纬线有什么关系?(2)如果越向北,气温的数值越低,则判断位于(南北)半球,反之,则位于半球。(3)南北回归线之间年平均气温大致在摄氏度以上,南北极圈内的年平均气温大约在摄氏度以下。由此可知,世界气温从低纬向高纬。同时也说明了气温的分布受因素的影响。(纬度低,气温,纬度高,气温)。(4)观察南北半球中哪半球的等温线更平直?(5)用铅笔慢慢描出北半球20摄氏度的等温线,观察并思考:①等温线的形状是否平直?②在什么地方有明显的弯曲?③由此可知,同一纬度海洋和陆地的气温。④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中午水里温度和陆地温度哪里高一些?晚上呢?由此引申出:同一纬度,夏季陆地的气温比海洋的气温___(高、低),冬季陆地的气温比海洋的气温___(高、低)。⑤同时也说明了气温的分布受因素的影响。(6)用铅笔描出北半球10摄氏度的等温线,观察并思考:①等温线在哪里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拐弯?②该处是,有何特点?③由上可知,同一纬度,气温随的升高而。④气温的分布受因素的影响。⑤结合“重庆与峨眉山顶7月平均气温示意图”印证结论(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摄氏度)。三、知识梳理:见基础训练P67四、当堂达标:(一)单项选择题1、读课本P52图4.6,请回答1---5题:1.判断A、B、C、三地中,位于热带地区的是()A.A地B.B地C.C地2.判断A、B、C、三地中,位于寒带地区的是()A.A地B.B地C.C地3.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A.A地B.B地C.C地4.一年四季分明的是()A.A地B.B地C.C地5.一年气候寒冷,长冬无夏的是()A.A地B.B地C.C地五、自我检测:1、全球平均气温为26℃,一月平均气温为-4.7℃,那么该地的气温年较差为()A、26℃B、4.7℃C、30.7℃D、21.3℃2、下面关于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A、同纬度地区气温都相同落B、同高度的地方气温都相同C、同纬度的高山、高原比平原气温高D、同纬度地区夏季海洋气温比陆地低3、按照气温水平分布特点,下列名地的年平均气温最高的是()A、广州B武汉C北京D哈尔滨4、世界上最炎热和最寒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