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课标要求】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主张,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掌握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结合当时时代特征,把握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脉络。二、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已搜集到的资料,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在对明清之际思想家的了解过程中,运用比较法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对明清之际思想家们大胆批判传统文化的行为的学习,使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健全的意志,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唐甄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主张二、难点:通过对这些思想主张的学习,分析明清之际儒学发展的特征及其受到的冲击,并指出这一思想活跃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学习过程中要结合明清之际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状况来分析思想文化的变化。还要考虑到儒学的发展趋势及其与明清之际时代发展的不适应性。对这些思想家的主张可以采用分析其异同点的方式加以掌握。【教学过程】〖复习并导入〗明清之际,中国思想被禁锢在“八股”之中,思想家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都以其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政治思想给当时的思想界带来了生气。鸦片战争惊醒了一个古老民族的睡梦。世界在进步着,而这个“妄自尊大”的民族正在疾弱中承受着内忧外患。一些知识界人士开始发出激愤的呼声。这是一个腐朽、骚乱的时代,一个寻求图强的时代,一个渴求新知的时代。〖讲授新课〗第一步:学生阅读材料,并完成相关表格(见板书设计)第二步:依据表格进行讲解分析。一、明清之际思想批判出现的历史背景1、政治:①专制统治腐朽,社会各种矛盾尖锐。(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抗清、反专制可知)明末清初社会大动荡,明王朝的灭亡对士大夫阶层是一个极其沉重的打击,亡国之痛,使他们认真反思,开始对中国封建社会的痼疾和明朝灭亡的原因进行反省并著书立说。2、经济:①土地高度集中、赋役沉重。②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根源)(从黄宗羲重商可知)明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发展、社会矛盾的充分暴露。一些先进知识分子顺应手用心爱心专心工业、商业经济发展,代表新兴市民阶级利益,重科学讲实际,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一股要求个性解放、平等、自由的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想。3、思想:思想文化: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呈现出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习气;西学东渐中近代科技开始传入,开阔了人们的眼界。(经世致用;王夫之哲学思想可知)。二、主要思想家及主张(一)李贽1、李贽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征⑴社会背景:(略)⑵生活经历:青年时代生活困乏,中年做过小官,目睹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⑶家庭影响:祖父辈从事商业活动的伊斯兰教徒,李贽自幼受传统思想束缚较少⑷学派的影响:继承并发展泰州学派反传统的精神(泰州学派是一个具有强烈反叛传统意识的学派)2、活动探究:材料一余自幼读圣教,不知圣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以可尊。所谓矮子观场,随人说妍,和声而已。是余五十以前,真一犬也。因前犬吠形,亦随而吠之。若问以吠声之故,正好哑然自笑而已。——[明]李贽:《续焚书》材料二“万世成宪,大半非圣人之言,并非万世之至论”。适当补充:李贽还批判封建礼教,主张男女平等、婚姻自主;历史观先进,赞扬改革,肯定农民起义。他的徒弟中有女弟子,备受正统士大夫诽谤;他赞扬寡妇再嫁,批判“饿死是小,失节是大”的言论,赞扬武则天是杰出的政治家;肯定封建社会的农民起义。请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概括李贽的主要观点?你能否用一个词形容一个李贽?为什么你会选择这样一个词?你能否对李贽做出一个总体评价?(有点类似于西方的哥白尼与布鲁诺)你觉得自己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参考答案: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