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八年级下鲁人版第十课第一框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学案一、教师寄语:人心齐,泰山移。二、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在集体生活中“团结就是力量”,感受集体的温暖与力量,珍惜集体的团结2.能力目标:能够辩证地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3.知识目标: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理解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离不开个人;懂得团结就是力量三、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难点:团结就是力量四、学习过程欣赏歌曲《团结就是力量》(一)、自主探究,整体感知,梳理基础知识:师生共同认定学习目标,学生自主学习。(粗读、教材、圈划重点知识)1、集体的存在形式_____________,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集体的基本特征: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_3、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怎样的?4、理解“团结就是力量”。(二)、互助学习,合作探究,学习新知探究知识一:个人与集体不可分1、阅读课本第3页方框内两同学对话,根据同学们自己的预习尝试回答问题(1)说一说;自己生活过的集体有哪些?在集体生活里有什么感受?(2)议一议;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怎样的?2.阅读教材第4页正文部分,合作明确下列问题_(1)什么是集体?(2)集体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怎样的?探究知识二:团结就是力量1.阅读教材第5、6页方框内的材料,小组讨论(1)说一说;通过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抗击“非典”的过程,自己对“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有什么体会?(2)试一试;自己还依靠集体的力量举出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其他事例吗2、阅读教材第6、7、8页,合作明确问题;为什么说团结就是力量?(三)中考对对碰(看一看,掌握解题秘诀)(2008中考、山东泰安)2008年5月12日下午4点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灾难,党中央迅速作出反应,部署救灾工作。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抗震救灾第一线,慰问受灾群众,指导救灾工作,并强调指出,要把灾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防灾救灾工作的第一线,尽最大农力营救们一生命同时还要切实注意救援人员的安全。参与久远的部队官兵,视人民如父母,视灾民如亲人不顾疲劳与生命安危,日夜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舍小家,顾大家”的崇高情怀。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与灾区人民一道,抗震救灾,重建家园。(1)上述材料体现了本节课的什么观点?(2)面对灾难,作为中学生的你做了什么?(3)【解题思路】本题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中考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全面的联系课本基本观点的能力及运用课本基础知识指导行动的能力。按照材料的顺序依次找到对应的基本知识点:党的领导——民族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人生的价值——珍爱生命——团结就是力量。【参考答案】(1)①中国共产党是带领人民团结奋进的坚强领导核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是我们的领路人。②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对内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作用。③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践行者。④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生命的价值靠行动实现。⑤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要珍惜爱护我们的生命。⑥“团结就是力量”。任何一个集体,只有在思想上高度统一、在行动上目标一致、在情感上共鸣,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而形成强大的合力。依靠这种力量,能够完成个人无法完成的任务,战胜个人无法战胜的困难。(2)积极捐款捐物,向灾区人民献爱心;走向社会,积极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募捐活动等。给灾区的小朋友写信,鼓励他们坚强起来。(四)、课堂小结,自主记忆通过学习,我的收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疑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