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导学案自主学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1.佛教传入:①发源地:________②时间:__________③教义:____________④传播之因_______________⑤影响统治者提倡和扶植,东汉明帝建立佛寺。2、道教的兴起:①地点:________②时间:__________③创始人:____________④教义:___________⑤传播之因_______________⑥影响_________________二、司马迁和《史记》1.司马迁:①评价:________②生活时代:__________③他为什么能写出《史记》这样优秀的史书?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2、《史记》:①内容:________②体裁:__________③地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秦兵马俑1.出土地点:_____________2.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3.地位:________________合作探究:1.佛教传入中国后,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提倡和扶植,这是为什麽?2.司马迁为什么能够写出《史记》这样一部史学巨著?从中你受到什麽启发?精讲点拨:1、佛教所提倡的今生忍受苦难,来生转世得到幸福的思想,起到麻痹人们反抗意志的作用,符合统治者的统治需要,道教主张修身养性,修道成仙的思想又迎合了统治者追求长生不老的心理需要。因此,这两大宗教得以传播和发展。2、佛教的兴起与传播,对我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如可以通过查找我国古代文化与宗教有关的文字材料、实物图片等途径,重点从文学和艺术两方面来了解。文学:佛教为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意境、文体、词语等,激发了中国神魔小说的创作热潮,《西游记》就是其中优秀者。艺术:随着佛教的传入,带有佛教艺术特色的塔、像、寺等建筑兴起,石窟艺术、雕刻艺术、绘画艺术、音乐、舞蹈艺术都程度不同地受到佛教的影响。3、已发掘出的秦兵马俑,排列整齐,而且都面向东方,这是为什么?秦始皇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地下军阵,象征着秦始皇统治下秦朝的赫赫军威和秦朝的强大国势。兵马俑面向东方象征着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的丰功伟绩,同时也象征着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和保证秦朝的统治永存,随时准备镇压六国残余势力的叛乱,使其不敢谋反,破坏统一。秦汉文化知识体系类别年代人物主要成果(观点)影响(评价)科技成果造纸术西汉早期已发明纸(甘肃天水汉墓出土)。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数学东汉成书《九章算术》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其中一些内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地震东汉张衡制造的地动仪能测定地震方向。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器。医学东汉华佗擅长外科手术,制成了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创编了医学体操“五禽戏”。“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东汉张仲景“医圣”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宗教思想佛教西汉末年释迦牟尼提倡今生忍受苦难,来生转世可以得到幸福。佛教的思想可以起到麻痹人民反抗意志的作用,道教的思想又迎合了统治者追求长生不老的心理需要。因此,这两大宗教得以传播和发展。佛教和道教的传播,对我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教东汉张陵主张修身养性,修道成仙。奉老子为教主,称他为“太上老君”。无神论东汉王充《论衡》批判了鬼神迷信的思想。历史学艺历史学西汉司马迁《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也是优秀的文学著作。雕塑秦朝秦始皇陵兵马俑造型精美,是世界艺术宝库中术艺术的璀璨明珠。达标检测:1.佛教起源于()A.西域B.欧洲C.古印度D.大秦2.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是()A春秋时期B秦朝末年C西汉末年D东汉末年3.道教形成于()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西汉时期D.东汉时期4.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是()A.道教B.基督教C.佛教D.伊斯兰教5.右图中的建筑是位于河南登封少室山北麓的少林寺,与之相关的宗教是()A.道教B.佛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6.下列哪一条属于道教的主张()A.有救世主可以普渡众生B今生忍受一切苦难来世可以得到幸福C.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得道成仙D.凡是道教徒,都是兄弟7.被鲁迅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