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基本知识1.双重预防是指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2.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程序主要包括: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人员培训、划分和确定风险点、风险辨识、风险分级、编制风险隐患清单、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排查治理隐患、闭环管理、持续改进等内容。3.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制度主要有4项,包括:(1)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2)隐患排查治理制度;(3)双重预防体系教育培训制度;(4)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考核奖惩制度。4.项目部对外来人员进行风险宣讲告知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和项目安全规定、作业安全要求、作业活动可能接触到的风险、应急知识等。5.风险点主要分为静态风险点(又称设备设施风险点)和动态风险点(又称作业活动风险点)两种。6.风险点划分的原则是“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7.建筑施工项目设备设施风险点主要包括以下设备、设施、部位、场所、区域:(至少知道其中5项)(1)临时设施(包括办公区、生活区、作业区等);(2)脚手架;(3)模板支撑体系;(4)高处作业防护设施;(5)临时用电设施;(6)建筑起重设备;(7)专用施工设备;(8)施工机具等。8.房屋建筑分部分项工程所涉及的主要作业活动有:(至少知道其中5项)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砌体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电气工程、给排水及采暖工程等工程以及物料进场与堆放、有限空间作业、动火作业等其他活动。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所涉及的设备设施操作(安拆)活动主要有:(至少知道其中3项)(1)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和物料提升机等建筑起重设备以及其他设备设施的使用等;(2)所涉及的安拆活动主要有:基坑支护、脚手架和模板支架搭拆、塔式起重机等建筑起重设备以及其他设备设施安拆、临时设施搭拆等。。10.建筑施工中危险源辨辛识方法通常采用工作危害分析去(JHA)和安全检查表去(SCL)。11.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隹》(GB6441),建筑施工中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及后果主要有:坍塌、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车辆伤害、灼烫和其他伤害。(至少知道其中5类)12.建筑施工常用的风险评价方去有:(1)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去(LEC);(2)风险矩阵评价去(LS);(3)直接判定去。13.风险等级判定应遵循“从严从高”的原则。14.风险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4个等级。分别采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15.重大风险属于不可容许的危险。16.较大风险不属于中度危险。17.一般风险不属于轻度危险和可容许的危险。18.在风险评价中,出现下列情形时可以直接确定为重大风险:(至少知道其中3种情形)(1)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2)发生过死亡、重伤、职业病、重大财产损失事故,或三次及以上轻伤、一般财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3)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4)构成危险化学品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场所和设施;(5)具有火灾、爆炸、窒息、中毒等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在10人及以上的。19.对有关作业活动的风险点、危险源的风险评价一般选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20.对有关设备设施的风险点、危险源的风险评价一般选用选用风险矩阵评价法(LS)或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21.常用风险控制措施有:(1)工程技术措施;(2)制度管理措施;(3)培训教育措施;(4)个体防护措施;(5)应急处置措施。22.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28.事故隐患分大事故隐患两(1)可行性;(2)安全性;(3)可靠性;(4)重点突出人的因素。23.风险控制措施实施前评审的主要内容有:(1)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2)是否使风险降低至可接受风险;(3)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4)是否已选定最佳的解决方案。24.建筑施工风险管控分为四级:企业、项目部、施工班组、作业人员。25.风险分级管控遵循“风险等级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管控原则。26.企业或项目部负责管控的风险,施工班组和作业人员必须同时负责管控27.施工现场风险公告主要采用方式有:(至少知道其中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