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工成本会计管理制度第19条产成品是反映企业产品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所发生的各和中消耗的总和,是检查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工作质量的综合指标,加强成本管理.降低沧海消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任务。第20条目标成本目标成本是目标管理的重要组成内容,根据市场预测技术经济情报及企业总体目标制定成本目标,并进行目标分解,从而使总体目标具体化,对各项工作形成责任制度。第21条目标成本的计算:目标成本=市场可能接受的价格—税金—最大利润第22条根据市场预测决策制订的目标成本做为各责任中心工作的依据和成本支出的最高限额,按企业目标成本核算的各产品各加工阶段及各部门的成本“费用”指标,即各产品各加工阶段及各部门的目标成本。第23条研制新产品必须从设计开始按目标成本进行分解。计算每个产品零件的成本限额分配给设计人员,从原材料选用,工艺、工时等均在定额内制定。第24条为综合评价产品的技术经济效果,在研制新产品或新老产品改进时以总工程师为首,组织有关部门共同组成价值分析小组开展降低活动共同研究降低成本的措施。第25条成本计划是企业.生产.技术.财务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成本计划的编制,必须根据先进的技术定额并在周密地进行经济活动分析的基础上产生保持与其它有关计划之间的平衡衔接。第26条成本计划的基本内容:1生产费用综合预算;2单位产品成本计算:3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4全部商品成本计划;5车间经费企业管理费预算;6部门成本计划(责任成本计划。第27条编制成本计划的依据:1.上级下达的计划.成本指标及企业的成本目标;2.计划期内生产,劳动工资计划,物资供应计划和技术组织措施计划;3.研究所提供的原材料及主要材料消耗定额;4.设备处提供的电气水消耗定额:5.工具处提供的工具消耗定额;6.劳资处提供的产品工时定额;7.供应处提供的辅助材料、燃料、油料、消耗定额;8.财务处的费用计划;9.本企业历史先进水平同行业以及报告期成本资料:10.计划期内厂内计划价格。第28条成本计划分年季月度编制,由厂车间(部门两级负责,车间成本计划由车间核算员负责编制.厂成本计划由财务处负责编制。第29条编制成本计划的工作程序:1.收集积累、整理分析有关定额和历史资料,研究`选择确定其可行性,做为编制成本的依据。2.根据上级下达的成本指标,市场预测,企业计划期内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产品成本和生产费用预算的测算平衡。3.在编制企业成本计划的同时,运用量一本一利分析方式以及降低成本的措施同其他经济部门进行综合平衡后,将成本指标进行分解,交厂长及计划处。4.经营计划处根据成本计划及实施措施再次进行全面综合平衡在确保目标的基础上汇编企业成本计划,报厂训审批,执行。5.为了便于检查考核分析,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成本编制和实际成本计算方法口径必须一致。第30条成本计划编制原则:1.成本计划要保证实现企业最佳经营目标:2.明确成本责任,编制部门责任成本,各部门要保证目标的实现,要制定自己的行动计划;3.实行严格的预算管理,企业的经济活动都受预算的控制,企业各方面的管理部门都是执行预算管理的环节;4.经综合平衡后下达的各部门指标,即责任成本,是各部门行动的标准并据以控制,考核和奖惩第31条成本控制的分类:成本控制分为前期控制(事前控制反馈控制(过程控制防护性控制(制度控制三种,也是三个信息的控制。第32条成本控制的对象:1.以产品形成过程为成本控制对象,即对产品形成全过程进行控制,凡是发生耗费影响成本的地方,都按不同的特点进行有效的控制。2.以部门为成本控制对象控制各部门的费用和损失。3.以产品的成本控制对象,按每一产品料工费、定额与实际相比,进行控制。第33条各成本控制对象具体内容:1.对原辅材料消耗的控制企业各种定额。建立限额发料废物回收及损失赔偿制度。2.对劳动消耗的控制,定员定额,合理安排劳力,控制工资资金。3.各项费用开支的控制,按费用计划指标,费用开支范围进行控制。4.对废品损失的控制:以工作质量、工程质量保证产品质量严格质量检查制度。第34条成本控制方法:根据管理的基本原则:“一定的人对所分管的一定的工作完全负责”,实行成本分级控制责任制和成本归口控制责任制各级单位及全厂每个职工均负成本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