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绳连续牵引车安装调试规范1、安装条件与技术要求1.1根据使用煤矿的巷道条件、运输对象、使用要求,完成无极绳连续牵引车布置设计。1.2绞车和张紧装置安装位置需要扩巷时,设备安装前先按设计扩巷。有时尾轮处需布置车场时,也要扩巷。1.3为了保证运输效率,在巷道的进料口和出料口位置的平段处,应根据实际情况布置适当的车场,以备存车和摘挂钩使用。1.4调整轨道按无极绳绞车运输大件的要求,枕木间距一般500〜600mm,枕木要垫实,轨道接头鱼尾板扣件齐全,轨道接头高低和左右误差不大于2mm。1.5根据设计方案和基础图,按照运输轨道中心线进行基础施工。地基混凝土基础尺寸,可参照绞车房基础布置图施工,基础应独立,不可与其它基础相连,以减少工作时的震动,保证固定可靠、运行稳定。基础要与巷道底板连接牢固,如巷道底部煤层较厚时,应在基础中加打底锚。尽可能选择平巷或坡度较小的巷道处布置基础,但在坡道上打基础时,基础上表面应水平。地脚螺栓孔可在浇灌基础时留出,按布置尺寸准确无误稳好设备后,再用二次灌浆法将地脚螺栓灌入。但须注意:在浇灌基础时要预先留出准备二次灌浆的槽子来。基础浇灌须待5〜6天混凝土凝固后方可安装绞车和张紧装置等。1.6顺槽使用,在回采时尾轮可采用临时固定方式,但必须固定可靠。特别提醒:1.6.1在运输支架和重型设备,或6°以上较大坡度时,绞车、张紧装置和尾轮必须打混凝土地基分别固定。1.6.2绞车基础可高于张紧装置基础100mm,但不允许绞车基础低于张紧装置基础。2、安装无极绳连续牵引车安装可分部件依次安装,也可几个部件同时安装,主要是根据各矿安装时投入的人力多少而定。2.1绞车、张紧装置安装如绞车、张紧装置为解体下井(解体时须作好记号,尤其是垫铁的对应记号),先应在安装地点进行组装,然后利用手拉葫芦等工具将设备移动到基础上,再固定地脚螺栓。张紧装置的配重必须叠加整齐,然后用螺杆或铅丝固定在托板上,之后安装防护网。2.2尾轮安装拉支架或较重物件时,须打基础固定尾轮;长期使用时,也须打基础固定尾轮;一般情况时把尾轮直接就位后,打地锚固定也可。22.3轮组安装在需要安装的位置应首先刨开两轨枕之间的矸石或浮煤,之后再安装相应的轮组。轮组的固定方法象矿用轨枕一样,通过螺栓固定在轨道下沿上。压绳轮组用压板、螺栓固定在钢轨的下沿上。一般在下列地点考虑安装压绳轮组:2.3.1巷道的下凹变坡点。当变坡角度较大时,主压绳轮组应保证安装数量均匀安装,必要时对巷道局部进行卧底处理使变坡处平滑过渡,否则易发生跳绳现象。2.3.2水平弯道的前后。2.3.3道岔前后。2.3.4张紧装置、尾轮前端。2.3.5当钢丝绳偏离轨道中心较少时。2.3.6平托轮组,用压板、螺栓把托架固定在钢轨的下沿上,然后放置托绳轮。在平道或坡道上,每隔一定的间距(一般30〜50m)安装托绳轮组,在轨道的上凸处即坡顶上安装数量要适当增加。2.3.7组合轮组在主副钢丝绳分别置于轨道内外时使用。2.3.8弯道护轨装置安装:首先应起掉需要安装弯道护轨装置处的原轨道;再把适合于巷道转弯方向的弯道护轨装置放置于该处(不需要枕木);之后把原轨道放置于弯道护轨装置的横梁上;最后用连接板、压板和螺栓分别固定护轨和轨道;当水平弯道角度较大时,可打一些锚杆固定护轨装置。2.4钢丝绳插接、穿绳与布置2.4.1插接钢丝绳运输距离不太长时,尽可能选用一根钢丝绳。当一根钢丝绳不能满足长度要求时,钢丝绳之间要进行插接,插接要由熟练工人完成,插接长度不得小于钢丝绳直径的1000倍,插接后钢丝绳的直径误差不得大于绳径的5%。2.5特别注意:2.5.1弯道护轨装置有半径大小之分,必须选择合适的弯道半径,因此用户要提供较为准确的巷道转弯半径。2.5.2弯道护轨装置的数量,是根据巷道(轨道)转弯的夹角确定的,所以用户必须提供轨道夹角度数大小。2.5.3在转弯的范围内,轨道必须在同一个水平面以内,才适合安装弯道护轨装置。此外该范围内也不得有道岔。2.6穿钢丝绳3先把钢丝绳放置在梭车附近(梭车尽可能靠近张紧装置),钢丝绳筒应放在特制的平板车上或吊挂起来,以便拉绳时易转动,然后拉钢丝绳(轨道中间绳)至尾轮,穿过尾轮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