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目标,仿写迁移--------《猫》教学设计湖北省巴东县官渡口镇中心小学向美邮箱:969395185@qq.com电话:13886770803简历:小学语文一级教师语文教师兼学校教科室主任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小猫的淘气。2、能力目标:学习作者细致观察、通过具体事例体现动物特点的方法,能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练笔。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并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教学的重点:理解作者如何抓住猫的特点来进行描写的。教学难点:从作者的描写中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并学会作者用具体事例体现动物特点的写作方法。二、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引出课题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大家想认识吗?请看,它来了。(课件出示猫的图片)解说:猫是一种与我们人类很亲近的小动物,大家喜欢吗?老舍先生也很喜欢猫,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见识老舍家的猫。板书课题,学生读题。设计意图:猫是一种深受孩子喜爱的小动物,一组姿态各异,憨态可掬的小猫图片,能够激发孩子对课文内容的关注。(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七十页,迅速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找出两个能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两个总起句,画上“﹏”线。1、学生自由朗读,完成学习任务。2、课件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认读,纠正读错的音。3、交流文中的两个总起句。师:那两个总起句,同学们找到了吗?第一个句子是?(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课文的那些自然段是围绕这一句话写的?(1-3自然段)第二个句子是?(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却已经学会了淘气。)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是围绕这一句来写的。从这两句话中我们就可以知道:这篇课文就写了大猫()和小猫的()。(板书:大猫古怪小猫淘气)3、教师小结:同学们很会读书,抓住文章的关键句子,就可以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这是一种非常好的读书方法,同学们在今后的读书中要经常用到它哦。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这是把学生带进文本的最有效方法。引导学生找总起句,这也是一种非常好的读书方法,学生能够较快的利用总起句,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三)、细品精读,撞击情感。1、谈喜好,引出写小猫的中心句。师:古怪的大猫,淘气的小猫,你更喜欢谁呢?老舍先生也更喜欢小猫,从哪一句话可以看出?课件出示: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却已经学会了淘气。2、读句子,质疑。(小猫是如何淘气的?)指学生读句子。师启发质疑:读了这个句子,你有什么疑问吗?预设:小猫是如何淘气的呢?3、探究作者写了小猫淘气的哪些事例。师:你很有探究精神,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老舍先生用了哪几件事例来写小猫的淘气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找出老舍先生写小猫淘气的两件事例,并批注自己的感受,还可以边读边想象画面。学生默读课文,批注自己的感受。4、交流,了解作者如何运用事例把小猫淘气的特点写具体。A、学生交流:第一件事例,“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的好玩具……”师引导概括:这件事写小猫干什么?师板书:玩鸡毛、线团B、课件出示,指名学生朗读。C、学生自由谈体会。预设1:小猫很勇敢。师追问:从几个词语中可以看出小猫很勇敢?应该怎么读这段话?学生自由练读后指名朗读,根据需要,范读指导。预设2:小猫很淘气。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的好玩具。一玩起来,没完没了。想象小猫玩鸡毛、线团的情景---师:老舍先生喜欢这只淘气可爱的小猫吗?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出示句子:它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哭。它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叫。男女生分别读,比较两个句子的不同,从而体会老舍先生采用拟人的手法表达自己对小猫的喜爱。4、学生采用学习第一件事例的方法,自由交流第二件事例。根据学生交流,相机板书:摔跤、打秋千教师引导想象“枝折花落”是一种怎样的情景,进一步体会小猫的淘气和老舍先生对小猫的喜爱之情。5、感情朗读,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对小猫的喜爱之情的。设计意图:读书贵在有疑,让学生在读了总起句、明白了小猫的特点后,自主质疑:小猫是如何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