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市第五中学高二历史教学案第二章第一节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文化史第二章第1页共4页第一节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学生用)一、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表现:四大发明为代表(一)造纸术:1、书写材料的演变:⑴秦汉:和。⑵西汉;最早发明纸。...并存。⑶东汉:汉和帝年(105年)蔡伦用造纸(即纸)。2、意义:⑴地位:在古代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和社会进步也最为显著⑵作用:有利于信息的、、和继承。(二)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1、方向测定技术的进步:⑴战国:指南针最早出现,在《》中提到“司南”。⑵北宋:①军事学著作《》中,提到一种。②北宋沈括《》记载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的技术。⑶南宋:《》中介绍民间流行指南装置——木刻和。2、指南针的传播:在12世纪末至世纪初由传人,然后再传人。3、指南针技术的应用和意义(1)对于和有着重要作用。(2)对于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①北宋《》和南宋《》都有中国海船使用航行的记载。②为明代航海家远航等地提供了条件。③为发现美洲的航行和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1、火药的发明:与古人炼丹制药有关⑴实践经验:①炼丹制药;②冶金实践:人们在冶金实践中已经广泛使用木炭。⑵知识积累:①春秋战国:制作火药的原料、已经为人们所熟知。②汉代:《》中,、被列为重要药材,对炭、硫、三种物质性能认识,为发明创造条件。③东晋:葛洪的《·仙药》中已提到“”。2、火药的应用⑴唐末至宋初:已经开始使用,随后出现。⑵北宋时:①发明家将发明的、火球、火蒺藜献给朝廷;②用、火箭为表演。③《》记录了当时种火药配方。⑶明朝时:创造了早期的的地雷、水雷和,在当时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3.影响:⑴改变人类作战的方式: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⑵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成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的重要武器。丹阳市第五中学高二历史教学案第二章第一节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文化史第二章第2页共4页(四)印刷术的进步1、印刷术的进步:⑴雕版印刷术:唐朝(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⑵活字印刷术:①发明:北宋平民创造了印刷技术,实现了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作用:节省雕版费用,提高印刷效率,以经济方便的形式推进了文化传播。②改进:元代:成功创制,又发明了;明代:中期在无锡、苏州、南京等地得到较多应用。清代:《》是用印刷的最大一部书。2、印刷术外传:由波斯传到欧洲。3、对欧洲影响:⑴推动文教发展:14世纪末出现印刷品。1450年前后德国出现印刷书籍。⑵推动社会进步: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以及的出现准备条件。二、中国古代科学思想1、进步性⑴孔子“,”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思想符合现代科学原则⑵《荀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承认存在,要顺应自然规律。⑶《老子》“”思想可理解为不要违反的行为。⑷总之,古代思想讲究,,重视完善人和的关系是有合理意义的。2、局限性⑴儒家注重以社会人文问题作为论说的主题,对于自然探求和技术总结,没有给予充分重视。⑵比较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三、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⑴重视人文,轻视自然。⑵讲究天人合一,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⑶重视总结实践经验,忽视理论概括。☆★☆探究一: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是什么?1、源泉:我国古代人民积累的丰富的知识经验,成为了古代科技发展的源泉。2、政治:中央集权制度为科技稳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3、经济: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为科技的进步提供了经济基础。4、政策:政府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对科技也给予一定的关注。5、教育: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6、对外:古代科技能吸收其他国家地区人民的智慧。7、科学家探索精神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探究二:明清时期科技衰落的原因:1、经济:到封建社会后期,小农经济限制对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2、政治:君主专制的加强3、中国“重道轻器”的文化传统轻视科技发展4、思想:教育专制尤其是八股取士,使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缺乏必要的人才5、对外:封建统治者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对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