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纪录片的成长和萎缩VIP免费

中国纪录片的成长和萎缩_第1页
1/8
中国纪录片的成长和萎缩_第2页
2/8
中国纪录片的成长和萎缩_第3页
3/8
中国纪录片的成长和萎缩《我们的留学生活》和它的制作人张丽玲近来因有报刊指其作假而不断出现在媒体的新闻榜上。这其中的琐碎是非不是我们关注的,但是这件沸沸扬扬的官司或准官司为我们回放中国新纪录片运动提供了一个话由。在许多人心目中,中国新纪录片的上限是1991年的《望长城》,而在另外一些人心目中,中国新纪录片的上限是1990年吴文光的《流浪北京》。这实际是两条不同的线路,我们都要去追溯。在某种意义上,《望长城》成为中国第一部最像纪录片的纪录片,长镜头,同期声,采访者身份的而不是朗诵者、宣示者主持人。很快成为一个范本,被跟从者效仿。这个范本的修正本或缩写本,则是1993年改版后的《生活空间》。而此前出现在上海电视台黄金时段的《纪录片编辑室》,则是相对独立的范式。虽然在二者之间有许多相似元素,但它们的相似不是或更多的不是互相的参照,而是导源于对国外纪录片的引进学习。独立制片人蒋樾曾经为《生活空间》制作过30多条10分钟的短片。其中一个片子说的是国棉三厂一个女工早晨上班挤车的全过程。她的上班时间是730,早晨5点出门,换了单程倒了四次车,但赶到单位还是迟到了。这样的片子当然是触动人心的。但独立制作者们在看了外国一些纪录片大师的作品后,就再也不能满足于这样简单的记录了。日本小川绅介和美国怀斯曼对中国纪录片独立制片人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中国纪录片人从他们那儿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纪录片以及他们对现实应该持有什么样的态度。大家很快沉淀到底层的生活中去,吴文光、段锦川、蒋樾、康健宁等人全都用一年甚至两年的时间做一部片子,他们更耐心和平等地接近被拍摄者,捕捉最真实、最有质感和最有意味的生活场景。康健宁的《阴阳》、吴文光的《江湖》、段锦川的《八廓南街16号》、蒋樾的《彼岸》等篇幅较长的纪录片都是在漫长的等待、静观中打磨出来的,这些以独立制作的方式拍摄的作品取消了从前惯用的宣传片里的诸如旁白、解说和访谈等手法,更直接,更客观,更讲究生活的原汁原味,更能挖掘出生活中的问题————那些因为司空见惯而被忽略的问题,毫无疑问,朴素的形态和日常场景中蕴藏的深度使它们更接近正宗的纪录片。对于他们来说,走马观花地拍,等于是把好端端的题材浪费了。段锦川在一次访谈中就批评了某电视台拍摄的《一个艾滋病病毒携带者》,题材挺好,但是拍得非常糟糕,太仓促了,三天五天拍了一次,过了一个月又去拍了两天,就完了,弄了一个50分钟的。段锦川的100分钟的《八廓南街16号》拍了一年,杨荔钠的《老头》拍了两年半,剪了半年。标志着中国新纪录片进步的,不仅有理念和形式的本质转变,也有纯粹的技术的更新。数码技术的发展,使记录设备日益小型化、个人化,摄、录、编剪可以很轻松地由一个人独立完成,制作人可以更从容更自如地记录原汁原味的生活实态,它所带来的变化可能是革命性的。吴文光说,这是他梦寐以求的个人方式,拿着像笔一样小巧的DV机,他可以像作家写作一样做纪录片,他甚至开始用DV机来做日记。这种变化已经促使许多业外人不断进入纪录片的制作行列,这意味着很多新的可能性。纪录片在前进,但纪录片的市场却在萎缩。比起九十年代初的一派繁荣,今天的纪录片似乎长时间地处于低谷状态。中国纪录片几乎没有群众基础,这是一些纪录片制作者的共识。最雄辩的证据就是纪录片没人放也没人看了。当年创下36%的收视率、比电视剧更火爆的上海电视台《纪录片编辑室》,如今收视率已暴跌至7%—8%。《我们的留学生活》能够创下那么高的收视率,按照一位资深纪录片人的说法,是因为制作者很能吃透国内观众希望看到什么东西,全力迎合,她提供的是国外也很流行的肥皂纪录片。电视上最受欢迎的还是电视剧、足球和其他综艺节目。其实纪录片不能成为收视的热门,在国外也是正常的,即使传媒发达如法国也只有一家电视台专放纪录片。但以中国纪录片已经取得的成绩,以大众对现实的关注程度,它实在不应该受到如此冷遇。一些耗去制作者大量心血的出色之作,在电影节上周游列国之后,又压到了作者的箱底。随着纪录片栏目的日渐萎缩,电视台对纪录片的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纪录片的成长和萎缩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