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项目设计方案第一章设计方案的确定蒸发是用加热的方法,在沸腾的状态下使溶液中具有挥发性的溶剂部分汽化的单元操作。蒸发操作广泛用于化工、轻工、制药、食品等许多工业中。蒸发操作条件的确定主要指蒸发器加热蒸汽的压强(或温度),冷凝器的操作压强(或温度)的确定,正确选择蒸发的操作条件,对保证产品质量和降低能耗极为重要。1.1蒸发器的类型与选择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新型蒸发设备不断出现。在工业中常用的间接加热蒸发器分别为循环型和单程型两大类。循环型的蒸发器中有中央循环管式、悬框式、外加热式、列文式及强制循环管等,单程型的蒸发器有升膜式、降膜式、升-降膜式等。本设计选择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因为循环型蒸发器中的中央循环管式又称标准式蒸发器,在化学工业中应用广泛。结构和原理:其下部的加热室由垂直管束组成,中间由一根直径较大的中央循环管。当管内液体被加热沸腾时,中央循环管内气液混合物的平均密度较大;而其余加热管内气液混合物的平均密度较小。在密度差的作用下,溶液由中央循环管下降,而由加热管上升,做自然循环流动。溶液的循环流动提高了沸腾表面传热系数,强化了蒸发过程。这种蒸发器结构紧凑,操作可靠,传热效果好。但溶液的循环速度低,传热温差小,影响了传热。在中央循环管内安装一旋浆式搅拌器即构成强制循环蒸发器,可是液体的循环速度提高2~3倍。1.2蒸发操作条件的确定1.2.1加热蒸汽压强的确定蒸发是一个消耗大量加热蒸汽而又产生大量二次蒸汽的过程。从节能观点出发,应充分利用二次蒸汽作为其它加热用的热源,即要求蒸发装置能够提供温度较高的二次蒸汽。这样既可以减少锅炉产生蒸汽的消耗量,又可以减少末效进入冷凝器的二次蒸汽量,提高了蒸汽利用率。因此,能够采用较高温度的饱和蒸汽作为加热蒸汽是有利的,但是通常所用饱和蒸汽温度不超过180℃,超过时相应的压强就很高,这将增加加热的设备费和操作费。根据以上论述选加热蒸汽压强为600kPa。1.2.2冷凝器操作压强的确定若一效采用较高压强的加热蒸汽,则末效可采用常压或加压蒸发,此时末效产生的二次蒸汽具有较高的温度,可以全部利用。而且各效操作温度高时,溶液黏度低,传热好。若一效加热蒸汽压强低,末效采用真空操作。此时各效产生的二次蒸汽温度低,进入冷凝器需要消耗大量冷却水,而且溶液黏度大,传热差。根据以上论述选冷凝器的压强为30kPa。第二章蒸发工艺的设计计算多效蒸发工艺计算的主要依据是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及传热速率方程。计算的主要项目有:加热蒸汽(生蒸汽)的消耗量,各效溶剂蒸发量,以及各效的传热面积。计算的已知参数有:料液的流量、温度和浓度,最终完成液的浓度,加热蒸汽的压强和冷凝器中的压强等。2.1蒸发器的设计步骤多效蒸发的计算一般采用试差法。(1)根据工艺要求及溶液的性质,确定蒸发的操作条件(如加热蒸汽压强及冷凝器的压强),蒸发器的形式、流程和效数。(2)根据生产经验数据,初步估计各效蒸发量和各效完成液的浓度。(3)根据经验假设蒸汽通过各效的压强降相等,估算各效溶液沸点和有效总温差。(4)根据蒸发器的焓衡算,求各效的蒸发量和传热量。(5)根据传热速率方程计算各效的传热面积。若求得的各效传热面积不相等,则应按下面介绍的方法重新分配有效温度差,重复步骤(3)至(5),直到所求得各效传热面积相等为止。2.2各效蒸发量和完成液浓度的估算本设计任务条件是:糖水溶液处理量:890T/d;溶液浓度12%;温度20℃;完成液浓度50%。原料液加料量F=890100024=37083.33kg/h总蒸发量W=F(1-30xx)=37083.33×(1-0.120.50)=28183.33kg/h式中:W——总蒸发量kg/h;F——进料流量kg/h;0x——初始液浓度;nx——完成液浓度。因并流加料,蒸发中无额外蒸汽引出,假设各效蒸发量相等,即1W=2W=3W=W3=28183.333=9394.441W、2W、3W分别表示第一效、第二效、第三效蒸发量。各效完成液的浓度为:011Fx37083.330.12F-W37083.339394.44x16.7%2012Fx37083.330.12F-W-W37083.3329394.44x24.32%03123Fx37083.330.12F-W-W-W37083.3339394.44x50%其中:1x——第一效完成液浓度;2x——第二效完成液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