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2-1活页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VIP免费

高中语文 2-1活页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_第1页
1/4
高中语文 2-1活页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_第2页
2/4
高中语文 2-1活页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_第3页
3/4
【创新设计】-学年高中语文2-1活页试题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1.下列句子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B.五十而知天命C.可谓好学也已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解析C项,“已”通“矣”。A、B、D三项均无通假字。答案C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逾:超越。B.愿无伐善,无施劳施:施行。C.知者动,仁者静动:活跃。D.小人长戚戚长:总是。解析B项,“无施劳”是“不表白自己的功劳”的意思。施,表白。答案B3.下列加点的词,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仁者乐山B.好之者不如乐之者C.知者乐水D.饭疏食、饮水解析D项,“饭”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其余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答案D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可谓好学也已B.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C.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D.血气方刚,戒之在斗解析C项,“一日”古义为“一旦”,表假设;今义是“一天”。答案C5.下列句子中“焉”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组是()(3分)例句: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B.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C.寒暑易节,始一反焉D.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解析C项与例句都是助词,表陈述语气。A项,兼词,“于是、于之”;B项,代词,“它”;D项,形容词词尾,“……的样子”。答案C6.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项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3分)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B.敏于事而慎于言C.月出于东山之上D.亦将有感于斯文解析A项为判断句。B、C、D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答案A7.默写出下列名句。(4分)(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2)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阅读文本选段,完成8~12题。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以上“公治长”篇)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以上“颜渊”篇)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以上“季氏”篇)8.下列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愿闻子之志愿:希望。B.克己复礼为仁克:克制。C.回虽不敏敏:敏锐。D.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既:已经。解析C项,“敏”应为“聪敏,聪明”。答案C9.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B.C.D.[解析A项,①代词,指“车马衣轻裘”;②助词,的。B项,都是语气助词;C项,都是代词;D项,都表示转折关系。答案A10.下列语句被编成四组,全都能表现孔子“仁”的观点的一项是()(3分)①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②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③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④非礼勿视,非礼勿听⑤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⑥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A.①④⑤B.②③⑥C.①③④D.②⑤⑥解析⑤不是孔子的话,是颜渊准备实践“克己复礼”;⑥是对年轻人的告诫。排除这两句即可。答案C11.下列对节选部分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询问颜渊、季路的志向时,子路表现得比较坦率,颜渊则比较含蓄。B.从子路敢于询问老师的志向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师徒之间平等的关系。C.孔子认为,“仁”是瞬间可以实现的,实现“仁”不在于别人,而在于自己。D.针对人在不同年龄阶段所表现的心理和生理的不同特点,孔子提出了“三戒”之说。解析C项,理解错误,“‘仁’是瞬间可以实现的”不符合原文意思。原文的“一日”不是“瞬间”的意思,而是假设关系的连词,“一旦”。答案C12.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2-1活页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