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药谱效相关研究的思路与方法VIP免费

中药谱效相关研究的思路与方法_第1页
1/3
中药谱效相关研究的思路与方法_第2页
2/3
中药谱效相关研究的思路与方法_第3页
3/3
2010年5月第8卷第3期ChinJNatMedMay2010Vol.8No.3161·思路与方法·中药谱效相关研究的思路与方法陈洪渊*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南京210093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宝贵遗产,是我国人民在几千年来对抗疾病经验总结的精华。中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无论是它的指导思想还是它的用药组成,都与西方药物体系有着很大的区别。这也决定了现代中药的研究,没有一个现成的模版可以借鉴,必须走学科交叉与创新的道路。对中药这样一个多成分、多靶点的复杂体系,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评价体系,既能确保中药产品的有效、安全和稳定可控,与现代中药产业化实际接轨;同时又与中药自身的特色相契合,是当前在中药质控方面进行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所面临的共同问题。现行的中药质控体系,对于中药产品真伪性的监控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但对于中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还有许多未能解决的问题。即便是目前已得到公认的中药指纹图谱体系,也存在其自身的局限性,并不能完全据此评价中药产品的优劣。在此背景下正逐步发展起来的“谱”与“效”的相关研究在未来有可能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钥匙”。谱效相关研究仍然需要进行学科交叉与创新。本期李建新等介绍了在利用LC-MS和LC-NMR技术详细解析化学指纹图谱的基础上,应用微流控芯片技术进行生物效应检测,充分展示了分析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的前沿成果在中药谱效研究中可能的广阔应用前景。范骁辉等提出了中药多维谱效关系研究的思路,即由LC-MS、LC-NIR和LC-UV等组成的多维化学特征指纹谱和基于体内、体外以及计算机模拟的多指标药效检测方法组成的多维药效指标,由多种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整合成为中药多维药效指纹谱,为中药谱效相关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此外,中药谱效相关研究也必须要联系中药产业化的实际,有目的地选择合适的方法加以组合。现代分析化学方法是朝着快速、灵敏、操作简便的方向发展,这也是所建立的质控体系能迅速推广和适应工业化生产的前提。本期余伯阳等介绍了其课题组所建立的谱效整合指纹谱,引入在线活性分析联用技术,建立了成分分离、化学指纹信息获取和活性检测同时进行的在线谱效整合体系,较好地解决了这一方面的问题,为中药谱效相关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新模式。上述文章所介绍的内容和方法,将为我国中药质量评价体系的发展和中药谱效相关研究带来十分有益的启示。·编者按·由于中药的化学组成十分复杂,检测一个或几个化学成分含量难以准确评价中药质量优劣,因此以往的中药质量检测方法实现不了根据“量”达到控制“质”的目的。化学指纹图谱分析技术因其能够表征中药的整体特征性,引起了业内研究人员的广泛重视。但如何更好地快速分析化学指纹图谱,并将其与生物效应指纹图谱在线结合,发展药效指纹图谱检测技术,已成为中药质量分析技术领域的前沿研究方向,同时也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本期诚邀我国长期致力于中药谱效关系研究的李建新、程翼宇和余伯阳教授分别从应用微流控芯片技术进行生物效应检测、中药多维谱效关系及谱效整合指纹谱等方面的思路与方法进行了阐述,期待本期“中药谱效关系研究”专栏能对我国中药谱效研究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本刊编辑部【收稿日期】2010-4-23【*通讯作者】陈洪渊:教授、博导,中国科学院院士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药谱效相关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