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已成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2————————————————————————————————作者:————————————————————————————————日期:乳腺癌已成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去年,著名作家毕淑敏推出新长篇《拯救乳房》,还没看到内容,这个书名就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女性读者在咋舌于书名之大胆的同时,更觉得难以理解:乳房,还需要特别“拯救”吗?专家们的答案,显然是肯定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沈坤炜教授在接受女性周刊记者专访时指出,乳腺癌已经成为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迅猛上升态势,这在大中城市如上海,尤为突出。今年年底,一项声势浩大的“百万妇女乳腺癌普查工程”将在国内全面展开。而在这场“乳房保卫战”前夕,让女性读者认识一下乳腺癌的相关常识,澄清一下她们的认识误区,是非常必要的。“拯救乳房”之数据篇13分钟/人据权威医学资料统计,全球每13分钟,就有一人死于乳腺癌,乳腺癌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重要疾病。随着发病增加,死亡率也在明显上升。13.1%VS4-7%乳腺癌跟人体内的雌性激素有关。专家们指出,乳腺癌的发病,与患者的遗传基因、生活习惯、常用食物、生育状况等紧密相关,不同人种、地域的乳腺癌发病率有着明显的区别。乳腺癌的高发地区,主要集中在北美、北欧和大洋洲,尤其白种女性居多;中发地区,集中在南美、南欧和以色列;亚洲则是低发地区。举例来说,美国白种女性一生乳腺癌发病率为13.1%,即平均每8-9名的这一人群,就有1人可能会患上乳腺癌;而亚洲女性的乳腺癌可能发病率为4-7%。56.2/10万有关肿瘤权威人士已经发出警告,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迅速上升态势。以上海为例,1972年,上海女性的乳腺癌发病率为每10万人中有17人,1992年上升到每10万人中有34人,2000年,则迅速上升至每10万人中有56.2人。也就是说,从1992-2000年8年间的上升幅度,超过了1972-1992年20年间的上升幅度。40-45岁VS50-55岁相关资料显示,西方妇女乳腺癌的发病人数高峰期为50-55岁,而且随着年龄越长,发病率越高。但中国女性的乳腺癌发病年龄,要比西方女性小10岁左右。从以上图表我们可以看出,上海女性乳腺癌患者最集中的年龄为40-45岁,发病率高峰期则集中在50-55岁。1次/1-2年谈乳腺癌色变是大可不必的。据沈教授介绍,早发现、早治疗能够有效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并相应节省医疗费用,但也要督促女性自身认识定期做乳腺癌检查的必要性。对成年女性来说,尤其是45岁以上的女性,每1-2年做一次正式的乳腺癌检查,是非常必要的。160-180元很多女性都宁愿去买高级化妆品或大量保健食品,但却不愿意去做一次正式的乳腺癌检查。据沈教授介绍,目前最重要的乳腺癌检查方式是钅目靶,即通过X线照相来检查乳腺。整个过程非常简单,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做一次钅目靶的费用,只需要160-180元,远比化妆品或保健品来得便宜实用。月经正常的妇女,月经来潮后的第3-5天是体检的最佳时间,此时雌激素对乳腺影响最小,乳腺处于相对静止阶段,容易发现病变。80-90%早期乳腺癌的治愈率,高达80-90%,到晚期就只有40%左右。正是由于乳腺癌的可预防性,“百万妇女乳腺癌普查工程”才有其更为积极和重要的意义。“拯救乳房”之认知篇中国女性的乳腺癌普查势在必行,但沈教授告诉记者,他在临床和做医疗咨询时都发现,很多女性对乳腺癌都存在似是而非、甚至是完全错误的固定看法。因此,澄清女性对乳腺癌的错误和模糊观念,让更多的女性加入“关爱自己,关爱乳房”的行列中来,更具有长远意义。×乳腺癌不是传染病,它是不会遗传的。乳腺癌虽然不是传染病,但它确实有遗传性。有乳腺癌家族史,若直系亲属中有一人以上患过乳腺癌,那么本人患乳腺癌的可能性,就比一般女性大。乳腺癌约有10%是来自遗传。×乳腺癌患者在治愈之后,就不必担心再次患病了。以前患过乳腺癌或有良性乳腺肿瘤史的患者,有可能新发乳腺癌。虽然早期乳腺癌在治愈5年后,即进入稳定期,复发可能性不大,但不能排除新发乳腺癌。一侧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