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例参考完美Word格式整理版二甲医院评审标准支撑材料详表(第二章医院服务)一、预约诊疗服务评审标准评审要点支撑材料等级2.1。1实施多种形式的预约诊疗与分时段服务,对门诊和出院复诊患者实行中长期预约。2。1.1.1实施多种形式的预约诊疗与分时段服务,对门诊和出院复诊患者实行中长期预约。门诊部负总责、【C】1。医院至少开展两种以上形式的预约诊疗服务,如电话、网络、现场等预约形式。2。门诊实行分时段预约诊疗服务。3.出院复诊患者实行中长期预约.(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1.预约诊疗制度;2。见1;3.见1。【B】符合“C",并专家门诊、专科门诊、普通门诊、出院复诊均开展预约诊疗服务。见C级1,;预约诊疗服务工作记录。【A】符合“B”,并有完善的出院复诊患者、慢性病患者预约服务管理,登记资料完整。见C级1;登记资料。2。1。2有预约诊疗工作制度和规范,有操作流程,逐步提高患者预约就诊比例.2.1.2.1有预约诊疗工作制度和规范,有可操作流程,提高患者预约就诊比例。门诊部负总责【C】1。有职能部门负责统一预约管理和协调工作.2.有预约诊疗工作制度和规范流程。3。有方便患者获取的门诊和预约服务公开的医疗信息。4.有出诊医师管理措施,变动出诊时间提前公告。5.医务人员熟知预约诊疗制度与流程.1.预约诊疗服务制度(或工作方案);2。预约流程(并入1);3。实地查看、各种公示;4.门诊出诊医师管理制度;变动出诊公示牌;5.现场提问。【B】符合“C",并1。有信息化预约管理平台。2。有专人负责预约具体工作。3。对中长期预约号源有统一管理和协调。1.实地查看;2.实地查看;3。见预约诊疗管理制度,重要协调工作有记录。【A】符合“B",并1.不断提高预约就诊比例,门诊预约率达到门诊量50%以上。2。对预约诊疗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持续改进预约工作。1。预约比例登记分析;2.监管评价纪录.2。1。3建立与挂钩合作的基层医疗机构的预约转诊服务。2。1.3。1建立与挂钩合作的基层医疗机构的预约转诊服务。门诊部负总责,医务科协助【C】1。与基层医疗机构合作开展预约转诊服务,有规范,有流程。(门诊部、医务科)2.有与基层医疗机构预约转诊协议。(门诊部、医务科)3.规范开展基层医疗机构预约转诊工作。(门诊部、医务科)4.转诊预约患者携带转诊全面病历资料。1。预约转诊工作制度,有工作规范和流程图;2。协议书;3。工作记录。范文范例参考完美Word格式整理版(门诊部、医务科)【B】符合“C",并1。有提高转诊质量的相关培训和指导。(门诊部、医务科)2.信息系统支持病历资料协同传输。(信息科)1.培训记录;2.现场查看、信息平台、电话记录等。【A】符合“B”,并对预约转诊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持续改进转诊工作。(门诊部、医务科)评价分析用于优化转诊的记录.二、门诊流程管理评审标准评审要点支撑材料等级2.2。1优化门诊布局结构,完善门诊管理制度,落实便民措施,减少就医等待,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有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的制度与程序。2。2。1.1优化门诊布局结构,完善门诊管理制度,落实便民措施,减少就医等待,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有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的制度与程序。门诊部负总责【C】(门诊部)1.门诊布局科学、合理,流程有序、连贯、便捷。2.有门诊管理制度并落实。3.有各种便民措施。4.有缩短患者等候时间的措施。5.有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的相关制度与程序。1。门诊就诊流程图,实地查看;2.门诊管理制度;3.便民措施,实地查看;4。缩短等候时间的措施,实地查看;5.急危重患者优先处置制度与程序。【B】符合“C”,并1。针对门诊重点区域和高峰时段有措施保障门诊诊疗的秩序和连贯性.(门诊部)2.有减少就医环节的信息支持系统,实行门诊分层挂号、或科室、诊室直接挂号、缴费或自助挂号、缴费等服务。(信息科)3.切实落实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制度。(门诊部)1.保证门诊诊疗秩序和连贯性的规定(可并入门诊管理制度);2.实地查看—就诊卡;3。见C级5,实地查看【A】符合“B”,并门诊管理工作有分析评价,持续改进门诊工作。(门诊部)分析评价记录。2。2。2公开出诊信息,保障医务人员按时出诊,遇有医务人员出诊时间变更应当提前告知患者。提...